【資料圖】
7月20日,惠及中醫藥和生物農業的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中醫藥聯合基金和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生物農業聯合基金正式簽約設立。
聯合基金由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政府部門、事業單位、資信良好的企業或其他法人組織共同出資設立。
早在2008年,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就開始嘗試與高校和企業開展聯合資助工作,與華北理工大學、河鋼集團聯合出資設立了第一支聯合基金——高端鋼鐵冶金聯合研究基金。本次簽約前,已設立四支聯合基金,年度資助資金規模達到6480萬元。
15年的聯合資助實踐證明,聯合基金是引導基礎研究多元投入的一種積極有效的方式,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形成了極具河北特色的、多元化投入基礎研究的資助模式。
河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龍奮杰介紹,河北日前出臺了《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項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聯合基金的組織管理,完善了聯合基金設立資助的政策依據。本次兩支聯合基金簽約,是《管理辦法》出臺后的首次簽約,既是落實國家“優化投入結構、構建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機制”的具體舉措,也是省自然科學基金積極發揮引導作用,聚焦河北特色和優勢,強化需求導向、目標導向應用基礎研究,探索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進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精準施策。
據悉,此次設立的兩支聯合基金未來3年將投入7500萬元用于基礎研究。
中醫藥聯合基金將圍繞河北省中醫藥特色優勢和重大疾病防治、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等相關領域亟待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創新性研究,推動河北省中醫藥研究傳承創新,加快中醫藥科技水平提升。
生物農業聯合基金將立足河北省特色植物資源高值化開發利用和奶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問題,開展多學科交叉的應用基礎研究,提高河北省生物農業創新能力,支撐現代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