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網財經7月22日訊(記者 張增艷)近日,金融街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稱,今年上半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約為10.87-12.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0%-110%。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街業績亮眼,是因為出售資產獲得轉讓收益、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增加。
公告顯示,金融街出售持有的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轉讓收益(非經常性損益)對歸母凈利潤的影響約為7.8億元;上海靜安融悅中心項目部分辦公樓、商業及配套車位等投資性資產經第三方評估機構審核后,其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非經常性損益)對歸母凈利潤的影響約1.2億元。以此計算,金融街由非經常性損益貢獻的凈利潤合計在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中的占比達70.92%-82.80%。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依靠甩賣資產和增加公允價值促使歸母凈利潤增長或實現扭虧為盈,是不少上市公司慣用的套路,這也意味著該公司的業績增長不具有可持續性。
早在去年12月,金融街就公告稱,將其持有的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出售給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融街集團”)。不難發現,上述交易的接盤者為金融街的第一大股東,因此構成關聯交易。
據了解,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于2006年投入運營,總建筑面積約4.25萬平方米,由金融街及全資子公司北京金融街里茲置業有限公司(下稱“金融街里茲置業”)共同持有。其中,金融街里茲置業持有酒店的地上客房及地下三層部分酒店配套用房,建筑面積約3.01萬平方米;金融街持有酒店1層大堂以及地下配套和車位,建筑面積約1.23萬平方米。需要指出的是,在2021年1-9月,金融街里茲置業取得營業收入8601.80萬元,營業利潤與凈利潤分別為-3285.94萬元、-2547.72萬元。
“酒店轉讓后,金融街不僅甩掉了金融街里茲置業虧損的包袱,而且獲得轉讓收益,補充現金流的同時,也貢獻了部分凈利潤”,一位房地產行業的財務人士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
“相比處置資產,房地產公司調整利潤最常用的做法還有公允價值變動。除了住宅開發外,不少房地產公司均有投資性房地產業務,通過公允價值變動能帶來客觀的賬面利潤,雖然沒有現金流流入,但可以保持報表的可看性”,上述財務人士補充道。
實際上,金融街2021年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大增也歸功于公允價值變動。去年上半年,金融街取得營業收入54.73億元,同比下滑6.71%;但其歸母凈利潤為6.04億元,同比增長140.39%。歸母凈利潤增長就是因為金融街旗下的上海靜安融悅中心西區A棟辦公樓、重慶磁器口后街一期二批次和黃村頤璟萬和竣工,公司通過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其進行評估,其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達6.95億元(稅前),在去年歸母凈利潤中的占比約為115.07%。而在2020年上半年,金融街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則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