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遇刺身亡,終年67歲。
(資料圖片)
作為日本央行超級寬松貨幣政策的重要支持者,安倍晉三中槍消息傳出后,日本金融市場就出現了波動。日元買盤和美元賣盤迅速走強,美元/日元匯率一度到135.34。截至發稿,日元漲幅有所回落,美元/日元匯率跌0.22%,報135.71。股市方面,安倍中槍消息一出,日經指數跳水翻綠,此前一度漲近1.5%。
對于安倍引發的日本資本市場“小震蕩”,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周學智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這是市場的應激反應,市場擔心日本央行寬松貨幣政策可能失去重要支持。
“安倍上臺后一直推崇擴張、寬松的貨幣政策。即便安倍退任近兩年,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和日本官方當前推崇的貨幣政策實際上是‘安倍經濟學’的一種延續。安倍中槍對日本經濟的走向總體而言不是特別大,因為日本目前的貨幣政策是符合日本經濟現狀的。”周學智說。
“安倍經濟學”提出“三支箭”規劃
從2012年12月到2020年8月初,安倍晉三執政日本7年零8個月,期間他大刀闊斧改革日本經濟,他對日本經濟的改革也被稱為“安倍經濟學”。
安倍初上任時,面對的局面是日本經濟自上世紀90年底以來的經濟增長乏力,持續通縮,債務比率居高不下。在他上任前的20年,日本平均年GDP增長率不足1%,這段時期也被描述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上任不久,安倍便提出 “三支箭”規劃:第一支箭是“大膽的貨幣政策”,第二支箭是“靈活的經濟政策”,第三支箭是“刺激私人投資的增長戰略”。這三支箭也可以理解為大規模量化寬松,擴大國家財政支出,促使并發展民間投資。
在安倍經濟學中,日本央行必須設定2%的通脹目標,并將之設為中期目標,而非長期目標,以向市場顯示央行有決心通過大膽放松貨幣政策,消除持續長達近20年的通縮。
2015年10月,安倍晉三提出“新三支箭”,包括發展經濟、改善社會保障、支持兒童培育,旨在通過加強經濟政策措施提振日本經濟,使日本GDP在2020年左右達到600萬億日元,合計特殊出生率(指1位女性一生中所生的孩子數量)達到1.8,護理(老人護理行業)離職率為0等目標,以期解決持續數年的結構性問題,比如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等問題。
如何評價“安倍經濟學”?
對于“安倍經濟學”,周學智認為總體而言是“及格以上,優秀未滿”。安倍的“三支箭”政策確實把日本從通縮的泥潭里拽出來了,日本經濟也進入了一個較長的景氣周期。但是,周學智認為,安倍經濟學最大的問題在于落腳點是結構性改革,但是結構性改革并未那么成功,沒有徹底把日本經濟拉起來。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姜躍春曾在論文中如此評價,“安倍經濟學”實施初期對日本經濟復蘇有一定刺激作用,但因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日本經濟的“內生性”動力問題而成為敗筆。由于內需增長動能不足,外部環境預期悲觀,宏觀經濟調控手段空間有限,2017年的日本經濟只能維持低速增長。
日元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了?
今年以來,隨著美聯儲加息的步伐不斷加快且日本央行已明確表示將抑制利率,美元和日元之間利差擴大,日元繼續貶值。美元兌日元匯率在3月初時徘徊在115左右,到6月21日美元兌日元匯率站上136,創1998年以來新高。
在貨幣政策上,日本央行咬定“寬松”不放松。6月17日,日本央行發布利率決議,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歷史低點-0.1%,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維持在0%附近,不設上限,購買必要金額的長期國債。
對于日元走向,周學智表示,日元主跌段已過。現在國際石油價格疲軟,大宗商品也是暴跌,美國的CPI和PPI差不多要見頂。這其實給日元、日本債券一個喘息的機會。但是全球目前還是緊縮周期,日元貶值也不一定說見頂,只是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也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