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18日訊(記者 趙雅芝) 今日,第六屆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2020IFCFI)在北京召開,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出席出席論壇并發表講話。潘光偉表示,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經濟穩步恢復,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金融業在抗擊疫情中表現突出。
潘光偉表示,面對疫情影響,金融委靠前指揮,央行、銀保監會先后出臺了延期還本付息、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增加再貸款再貼額度和下調利率、減免服務收費、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等系列有力政策措施。
按照監管部門要求,中國銀行業協會積極發揮社會組織平臺作用,大年初二擬定發布了《以優質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助力疫情防控倡議書》,涵蓋5方面15條措施,得到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積極響應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大年初五,在協會官網和公眾號開辟“抗擊疫情,銀行業在行動”專欄,涵蓋監管部門、國有大型銀行、股份制行、城商行、農村金融機構和外資銀行在行動等板塊,與人民日報、新華財經等媒體共建合作平臺,每天匯總各行信貸支持、捐款捐物數據,行業經驗做法和專家觀點等,引導市場預期,堅定公眾信心。隨后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銀行營業網點服務疫情防控指引》,倡議銀行業優化疫情防控金融服務。
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開辟綠色通道、加大信貸支持、調降貸款利率、提供線上服務、減免交易手續費用等措施,向重點企業和困難群體減費讓利,幫扶因疫受困中小微企業,取得積極成效。
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金融系統通過降低利率、中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工具、減少收費、支持企業進行重組和債轉股等渠道,已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全年可實現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其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已對超過3.7萬億的中小微企業和外貿企業貸款本息實行了延期。此外,銀行通過減免服務收費,預計今年全年可為市場主體減負3600億元左右。
潘光偉表示,今年是我國第一份普惠金融發展規劃收官之年,展望“十四五”,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中國銀行業協會將加強與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以及社會各界的交流合作,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共同為推動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