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公示10條企業監管政策
本報訊(謝旺江)前不久,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在網上公示了企業監管政策解讀,簡要的法規條文與詳盡的操作細節相輔相成。重慶市正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重點監管為補充、信用監管為基礎,不斷提高監管能力,努力規范市場秩序,切實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推動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重慶的企業監管政策解讀一共10條。該局企業處有關人士表示,這些政策體現了方式的創新性,如進行風險分類、推動社會共治,也體現了監管理念上重視市場主體的自律性,如“住改商”等的實際操作,并且完善了監管機制,如信用懲戒與人掛鉤。
強化年報公示方面,3條政策解讀分別涉及到如何落實主體責任,推進內外部資源整合,解決年報基數偏高現狀。其中,基數過高是因為“開企業容易關企業難”,重慶通過詳細設定,將加快推進企業吊銷、個體強制注銷工作,進一步釋放市場資源,實現市場主體強制退出工作由階段性向常態化的轉變。
加大重點登記事項監管力度方面,兩條政策解讀分別涉及到冒用身份登記和住改商方面,重慶詳細規定了“住改商”的監管操作,一是以住宅作為住所(經營場所)從事電子商務、設計策劃、軟件開發、管理咨詢的市場主體,其經營范圍僅且只有上述4類經營范圍表述,不得從事除上述范圍以外的經營活動;二是住所僅用于行政辦公、通訊聯絡存在兩種情形;三是“住改商”的日常監管。
在完善無證無照查處機制方面,重慶特別關注了拆遷凍結紅線區域如何辦理營業執照、加強監管。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從辦照的范圍、經營期限、場地證明、拆遷補償承諾、監督管理5個角度入手,細致入微。特別是在此紅線區域內辦理市場主體注冊登記時,房屋所有權人和經營者均應提交“無條件服從政府拆遷的書面承諾”,讓市場安定有序。
在信用約束管理方面,重慶兩條政策解讀顯示當地監管注意落實市場主體自律責任,嚴格信用約束管理。如何自律,市場主體在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時,需要提交《信用承諾書》,接受社會各方監督。如何嚴格任職資格限制管理,3條規定下,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不能到新的企業又當“老大”。
重慶的企業監管政策解讀中,還涉及到了在落實監管任務方面,將把“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作為日常監管的主要手段;在創新監管方式方面,推行“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與“證照分離”改革相匹配,厘清監管職責、落實監管責任,防止出現“自由落體”和監管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