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13日訊 農業農村部網站13日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530號建議的答復。其中表示,農業農村部將著力推進在“十四五”有關規劃中,研究推進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的相關政策,更好促進民族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全文如下: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530號建議的答復摘要
韋慶蘭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對少數民族地區農產品短視頻直播電商物流實行專項補貼的建議收悉。經商商務部、財政部、國家民委、市場監管總局,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交通基礎設施條件的不斷完善,以及物流快遞的普遍覆蓋,農村電商等新業態蓬勃發展,破解了邊遠民族地區農產品銷售難題,推動民族地區深度融入全國大市場,拓寬了各族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
一、關于發展民族地區農產品網絡銷售
近年來,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因勢利導,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一是2014年起,財政部會同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利用財政資金重點支持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農村物流體系,拓展農產品網絡銷售渠道,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助力增加農民收入。截至目前,中央財政累計支持1266個示范縣,并對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實現全覆蓋,大部分民族地區的縣已經獲得綜合示范政策支持。二是2019年底,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印發《關于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的指導意見》,建立健全適應農產品網絡銷售的供應鏈體系、運營服務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目前,農業農村部已經制定印發了“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工作方案,在各省自主申報基礎上,擇優選定包括部分民族地區在內的110個試點縣開展試點工作。三是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組織實施“慶豐收全民購物節”,引導電商企業通過流量支持補貼方式,探索電商直播等新模式,直接帶動包括貧困地區在內的農村優質特色農產品上網銷售額超過200億元。會同阿里巴巴、新浪微博等聯合舉辦2018脫貧攻堅公益直播,來自50個貧困縣的102個農產品亮相淘寶直播,超過千萬網友觀看,幫助貧困縣銷售農產品過千萬元。組織開展“110”網絡扶貧創新活動,通過自愿申報、專家遴選等方式,確定10個核心示范縣,輻射帶動100個縣,圍繞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和特色資源,利用電商直播等新模式,促進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銷售,宣傳當地鄉村旅游、文化資源,打造特色品牌。
二、關于規范網絡經營行為,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規范網絡經營行為,營造良好發展環境,2019年6—11月,市場監管總局等網絡市場監管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開展了2019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凈化網絡市場交易環境,維護良好網絡市場秩序。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網絡直播行業發展,印發《開展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范管理工作方案》,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行動。
下一步,我們將在繼續做好現有工作基礎上,著力推進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在“十四五”有關規劃中,研究推進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的相關政策,更好促進民族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二是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拓展網絡銷售渠道,實現優質優價。三是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創新監管方式,堅持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努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有序競爭環境和放心消費環境。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 010–59191507
農業農村部
2020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