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2日訊(記者 暢帥帥)2020保險資產管理高峰論壇近日在京舉辦,論壇以“培育新業態 服務新基建”為主題,結合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探討保險資管業如何于變局中開新局。
新發展格局下如何提升保險資金投資管理質效?
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魏迎寧指出,防范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更是保險資金穩健運作的內在要求。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黨中央對此提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此形勢下,保險資管必須勇于擔當,反思并調整投資策略以適應新的發展格局,實現風險可控下的資產保值增值。
“把該管的管住管好,不該管的堅決放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副主任羅艷君表示,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提升保險資金管理的專業化水平,持續簡政放權,賦予市場主體更多投資自主權。
羅艷君介紹,目前已經取消保險機構投資管理能力事前備案、取消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首單核準、簡化業外機構托管或受托資金報告程序、提高保險資管產品登記效率,切實壓實保險機構責任。下一步,要推進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獨立性,建立長期激勵約束機制。引導行業提高資產配置專業能力,強化宏觀研究和大類資產市場研究,提升跨周期跨市場的固定收益、權益和組合投資管理能力。
新時代保險資產管理業如何高質量發展?
提到新發展格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金融學系教授劉俏表示,促成新格局有五個關鍵點:如何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的位置,形成供應鏈閉環;實現投資更合理的配置;提高居民消費率,改善消費結構;提升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在國內產出中的占比,降低初次分配不公平程度;產業結構的變遷與人口流動,實現農村人口的市民化。
關乎保險資管業如何融入新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上海保險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于瑾表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十九屆五中全會謀劃了未來5年的發展之路,面對新挑戰新機遇,要高度關注“十四五”規劃對行業的發展機會,守護自身特色,加快能力建設,做好大類資產配置,注重發揮金融基礎設施作用。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會長、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CEO段國圣認為,未來保險資管業應發揮長期資金管理能力優勢,立足保險資金、拓展養老金等第三方市場,加強數字化能力和雙向國際化能力建設,發展解決方案能力與產品化能力,堅持以客戶體驗為中心打造全新商業模式。
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徐敬惠認為,保險行業資金通過支持新經濟提質增效、開拓投資新局面等方式,已成為支持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并將在“十四五”期間發揮更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保險業應繼續堅持風險導向,緊抓養老金融等領域的新機遇,以獨特優勢與其他金融業態協同發展,以持續創新在變革中開拓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