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宇航學奠基人齊奧爾科夫斯基曾經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里。”
探索宇宙、拓展生存疆域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強烈愿望。隨著人類將一個又一個夢想書寫在廣袤的太空中,科技也獲得了極大進步,人類的智慧、勇氣、能力以及人類文明發展的美好前景徐徐展開。
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不僅是國家重點工程,更是全人類探索太空的共同事業。在這項偉大的事業中,中國航天人不僅留下了不懈奮斗的足跡,更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首先,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失敗到成功的經驗一再表明,唯有不懼風險,不斷探索,才能走出一條自主創新之路。沒有獨立自主的大膽嘗試,就不可能真正領略科技創新的無窮魅力,更無法在未來競爭中牢牢把握主動權。
其次,追求精益求精、安全可靠的質量意識是航天事業發展的生命線。在一次次實踐中,中國航天人逐漸形成了“一次成功”的理念,航天品質的口碑也由此樹立起來。質量就是生命,這是很多企業常掛在嘴邊的信條。但在實際行動中,很多企業往往為了小利,抱著僥幸心理,忽視了質量管理的重要性。我們應當從中國航天人的奮斗故事中,好好體會“質量就是生命”的真正含義,不能讓產品質量成為中國制造的“軟肋”。
其三,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大局觀在協同攻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航天工程涉及大量科學技術領域和國民經濟部門,這樣高度綜合的現代科學技術,是一項調動“千軍萬馬”的事業,沒有協同聚力、共同攻關的意識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無論是在探索太空的道路上,還是在改革創新的征程上,我們還會面對更多復雜環境。唯有堅持同舟共濟、團結協作,我們前進的腳步才能邁得更大、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