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張娟娟
科技龍頭立訊精密發布三季報及全年業績預告,受益于后疫情時代消費電子、通信、汽車等需求的集中爆發,公司前三季凈利潤46.8億元,接近去年全年,預計2020年全年凈利潤70.71億元至73.06億元。主要知名基金經理傅鵬博所管的睿遠成長價值持有立訊精密公允價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達4.56%,位居基金第五大重倉股。
全年業績預喜率超四成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29日收盤,發布2020年報業績預告的共有337家,業績預喜股(預增、略增、續盈、扭虧,按凈利潤下限計算)有142只,占比超四成,其中,業績翻倍股(以預告下限計算,下同)多達59只,增幅超200%個股有17只。
具體來看,天賜材料2020年凈利潤增幅下限接近40倍,凈利潤增幅居首,主要受益于鋰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市場需求增長等因素,公司是個人護理品材料和鋰電池材料的主要生產企業之一,鋰電池領域,主營電解液和磷酸鐵鋰;主要客戶有國軒髙科、沃特瑪、萬向等。受益于業績增長,天賜材料28日股價強勢漲停,29日盤中股價創出歷史新高。
海欣食品凈利潤同比增幅下限接近10倍,公司是國內速凍魚糜制品主要生產企業之一,第四季度銷售收入延續增長態勢,產品結構同比優化,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提升,從而增厚全年業績。星網宇達及宇環數控2020年凈利潤同比增幅下限均超過7.5倍。
疫情影響之下,上述4股今年業績增幅均創下近5年新高,且這4家公司2019年凈利潤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星網宇達及宇環數控連續3年凈利潤下滑,前者主要受益于前期投入大量研發后釋放業績,后者受益于疫情后恢復擴張的市場機遇所致。
不少公司受到疫情影響,全年業績大幅下滑甚至出現虧損。數據寶統計顯示(以下限計算),2020年凈利潤虧損股有51只,其中首虧股32只,續虧股有19只。虧損額較大的有天齊鋰業、合康新能、省廣集團、華英農業及中泰化學等,今年虧損額最高將超過5億元,除省廣集團、中泰化學外,其余3股今年虧掉了過去4年的凈利潤總和。
天齊鋰業2020年凈利潤虧損額最高達到22.7億元,去年虧損額接近60億,主要因為公司鋰化工品售價和銷量較上年下降以及2019年度計提了大額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天齊鋰業自2010年上市,截至2018年,9年時間公司凈利潤總額不到65億,而2019年至2020年公司虧損額超過80億。
12只滯漲股業績預喜
兩大機構提前增倉
業績對未來股價的支撐作用是很顯著的。梳理發現,10月以來跑輸大盤且三季度環比獲社保基金、陽光私募加倉的業績預喜股僅有12只,全年業績翻倍股有3只,包括云圖控股、康華生物、魚躍醫療等;扭虧股有3只,包括得潤電子、萬里石等。
以社保基金及陽光私募持股變動來看,環比加倉幅度最大的是云圖控股,該股三季度被兩大主力加倉4.39%;奧特維全年業績增幅下限達50%,獲加倉3.95%,公司主要從事高端智能裝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思源電氣、長青集團獲加倉比例均超1%,分別為1.69%、1.18%。
10月份以來滬指上漲1.7%,上述12股中,長青集團及鹽津鋪子跌幅超10%,萬里石、思源電氣及得潤電子跌幅均超過5%;國恩股份、魚躍醫療跌幅超過2.5%,魚躍醫療是國內基礎醫療器械龍頭企業,最新市值超300億,受疫情影響,公司口罩等醫療器械需求暴增,2020年業績有望迎來爆發,增幅120%至130%,凈利潤增幅創歷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