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武漢10月27日訊 (記者 柳潔 通訊員 周鋼 吳寶申)10月27日,武漢市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主會場在“長江文旅城”項目現場舉行,其他各區設立分會場并同步舉行集中開工活動。
四季度重大項目總投資達2907.6億元
據武漢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市第四季度全市有16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907.6億元,具有鮮明的集聚效應、帶動效應和引領效應。
從行業領域來看,先進制造業項目44個,總投資493.8億元;現代服務業項目52個,總投資1977.5億元;基礎設施項目32個,總投資153.2億元;社會事業及其他項目37個,總投資283.1億元。其中,100億元及以上項目5個,50-100億元項目6個,10-50億元項目51個。這些項目中,既有國家電投華中氫能產業基地及研發中心、康明斯東亞研發新技術中心項目、京山輕機5G智慧產業園等一批先進制造業項目,也有融創“長江文旅城”、武漢嘉里中心、供銷e家華中總部項目等一批現代服務業項目,還有光谷生態大走廊二期工程、光谷“智能網聯中軸線”高新二路示范段、邾城陽邏地區水環境整治項目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以及武漢廣電全媒體中心項目、市七醫院遷建項目、武漢動物園綜合改造項目等一批社會民生項目。
“這些重大項目的開工,將有力促進全市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功能和加快實現高效能治理,為全市奮力奪取‘雙勝利’提供強勁動力。”這位負責人說。
現代服務業投資最多
據了解,本季度單筆投資最大的“巨無霸”是“長江文旅城”建設項目,單筆總投資達到720億元,今日正式開工建設,2030年建設完成。
“長江文旅城”項目將匯集雪世界、水世界、文旅商街、酒店群、民宿群等多重業態,將打造娛樂、度假、康養、田園四大功能片區,將打造聚焦武漢、輻射長江流域,世界級一站式綜合娛樂休閑旅游目的地,努力締造長江文化旅游帶重要節點,成為全球旅游新名片。
本季度投資最多的就是現代服務業,項目達到52個,總投資達到1977.5億元,占本季度總投資的68%。其中100億元以上的5個重大項目有4個是現代服務業。
據悉,江岸區塔子湖村城中村改造K3地塊項目,擬建住宅及商業服務業設施,計容建筑面積67.67萬㎡。總投資120億元,今年12月開工建設,2023年建設完成。
江漢區嘉里中心項目,總建筑面積60萬㎡,將建設中學2.32萬㎡,住宅14.9萬㎡,商業服務設施26.6萬㎡。總投資112億元,今年12月開工建設,2024年建設完成。
黃陂區青年創業及孵化中心項目,項目占地1000畝,建筑面積146.7萬㎡。致力于打造百萬大學生留漢的重要承載地。總投資100億元,今年10月開工建設,2025年建設完成。
黃陂區“長江文旅城”項目,一期“冰雪綜合體”項目、二期“酒店會議康氧中心”項目、三期“精品農旅體驗區”項目。今年10月開工建設,2030年建設完成。
決戰四季度,武漢信心滿滿
據了解,武漢決戰決勝四季度信心滿滿。武漢將以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全國科創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為契機,不斷激發活力,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貿易功能、口岸功能、金融功能,加快促進消費回升,用好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黃金十條”,著力讓更多產業在武漢賦能升級。
持續招大引強,進一步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企業掛牌獎勵等政策措施,打造舒適宜居生態,努力把武漢建成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著力讓更多企業在武漢加速集聚。
加速項目開工,暢通投融資渠道,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審批,拿地即開工;強化督導問效,確保政策落地落實;加強精準調度,著力推動更多項目盡早開工建設。
營造最優環境,充分發揮好市領導干部聯系市級重大項目機制作用,強化“店小二”服務,有呼必應、無事不擾,隨叫隨到、說到做到,著力讓更多項目早日投產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