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郭建杭
曾為藍盾股份(300297.SZ)貢獻最多利潤的子公司中經匯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通電商”)因發行的預付卡產品無法使用涉及多起訴訟,而近日公布的新增債務逾期數據,引來C端用戶關注,“在這樣的債務壓力下,已經無法使用的預付卡,未來的承諾返現將如何履約?”
根據藍盾股份近日披露債務逾期數據,新增逾期本金合計3.48億元,目前累計逾期債務本金為15.66億元。此外,藍盾股份還面臨子公司匯通電商涉及多起訴訟,部分銀行賬戶、資產被法院凍結,實際控制人及部分子公司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等事項,日常生產經營受到不利影響的情形。
有用戶公開詢問,“匯通電商是否已經資不抵債?能否申請破產?公司會不會為其欠下的諸多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公司方面回應表示,“匯通電商暫不存在資不抵債的情形。”對于藍盾股份是否將承擔連帶責任的問題并未給予回應。
對于此前涉及C端用戶較多的預付卡無法履約等問題,藍盾股份的證券事務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預付卡的相關問題需要找子公司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兩年前上市發行的藍盾轉債此前一直表現平平,近期由于量子通信概念被市場爆炒,但藍盾股份方面也提示風險表示,“轉債已脫離股票價值。”
預付卡模式爭議
據記者了解,匯通電商為藍盾股份旗下重要全資子公司,匯通電商與匯通寶分別從事電子商務網絡及平臺運營業務與第三方支付業務。
匯通電商此前曾通過向C端用戶發行預付卡,以充值返利等形式吸引用戶充值,但在業務形式上被質疑存在“P2P模式”,出現預付卡無法使用、返利不到賬的情況。
此外,還有用戶表示,“匯通電商湖北分公司與消費者簽定購買加油卡協議(實體而非線上購買),給予10個月10%的收益,可加油且到期連本帶息余額退還,以此吸收大量存款(我們平均每人就有幾十萬元),但事實是湖北本地沒有加油站可加油,而且是10個月到期后無故拖款不退。”
深交所在關注函中曾指明,匯通電商電信運營服務主要包括話費寶、翼匯通等產品,其中話費寶是其與廣東移動聯合推出的話費理財產品,客戶向其支付款項購買話費寶,由其每月為客戶充值話費,并將剩余金額用于理財運作,預計年化收益率高達20%~22.3%。
該業務模式與網貸模式是否有契合點曾引來業內爭議,但藍盾股份方面回應認為,“話費寶、翼匯通不屬于P2P業務。同時,經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書面確認,其未參與P2P業務。”
對于目前已發行的預付卡產品涉及的規模等問題,藍盾股份方面對本報記者表示,“對于推出的預付卡形成的個人用戶的預收款,目前沒有單獨披露預收款規模。”
對于匯通電商加油卡不能使用以及返現不到賬的投訴,藍盾股份的公開答復為,“即便匯通電商足額支付預付賬款,也可能存在由于額度分配不合理造成終端客戶加油卡無法加油的情況。”
根據藍盾股份的加油卡用戶對記者表述的信息可知,“目前已有用戶陸續向匯通電商提起訴訟,
非常少的一部分已經通過法院判決執行拿回了返還款,但大部分還沒有拿回預付款。”用戶普遍擔憂的是,“匯通電商已被判為失信被執行人,母公司面臨近16億本金的債務逾期,實際控制人也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公司是否還有能力返還預收款?”
ChinaKnowledge分析師觀點認為,因疫情藍盾股份業務受阻,業績下降,資金流動性不足,陸續出現債務逾期、涉及訴訟及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等事項,且公司的日常生產經營受到較大不利影響,償債能力及盈利能力降低。
從外資的角度分析,藍盾股份目前的外資占比不到0.5%,大部分是一些被動指數型基金持有該公司,說明該公司并不被外資機構看好。投資風險分析報告也顯示,該公司內部擁有較多的負面情況,具體表現為股權凍結、股票質押以及最新的債務逾期等情況的發生,被列為了最低的評級,投資此類股票擁有高風險。
拖累上市公司業績
藍盾股份多次提到,“較多合作商戶暫停或結束了與匯通電商合作,導致一些機構、個人用戶申請退款,并引發了用戶的投訴以及部分合作商戶的訴訟,上述情況對匯通電商的業務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
匯通電商的運營問題進一步影響上市公司業績。2018年藍盾股份的營業總收入22.82億元,凈利潤4.22億元,其中匯通電商及匯通寶合計凈利潤為2.26億元,利潤貢獻比例較高。
但2019年開始,匯通電商的營收能力下降。2019年年報顯示,藍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9.1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5.39%,利潤總額為-9.2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89.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2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46.78%。
藍盾股份在當時的財報中提到,“公司全資子公司匯通電商由于業務開展受限,業績虧損較多,導致公司整體盈利能力下降。”
根據藍盾股份董秘對該公司的業務描述,匯通電商向C端個人用戶發行預付卡,通過預收款給予部分優惠服務,為合同的B端商戶進行推廣運營,該部分業務收入計入財報中的推廣運營服務費收入。
藍盾股份財報顯示,2020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9881.51萬元,同比下降48.92%,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752.81萬元,同比下降146.50%;其中,子公司匯通電商和匯通寶的推廣運營服務費收入為2352萬元,對比上年同期1.81億元,同比增減-87.03%。
根據藍盾股份披露的信息可知,截至2020年中報數據,藍盾股份凈資產39.35億元、商譽值13.04億元、資產總計83.27億元,負債總計43.92億元。目前已出現涉及多個銀行的債務逾期。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22日當日,藍盾股份股價為8.23元,總市值10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藍盾股份業績表現不佳,但近期藍盾轉債的價格持續走高。
得益于國家在量子科學技術上的重視,近日量子通信概念迎來重大利好,在此背景下,藍盾股份也被市場歸位量子通信概念,因此而被爆炒。
Wind數據顯示,19日、20日,藍盾轉債的漲幅都超過60%,21日以408元收盤,22日開盤上漲至508元。
雖然因量子通信概念被炒作,但同時藍盾股份存在債務逾期,子公司涉多起訴訟等復雜背景下,藍盾轉債的價格波動幅度劇烈。
在此之前,藍盾股份兩次提示風險,“‘藍盾轉債’價格嚴重脫離與公司股價之間的關聯,已偏離合理價值區間,且與市場宏觀環境、行業情況及經營情況無關,主要受市場資金影響所致。”“轉債轉股溢價率過高,轉債價格已嚴重脫離與公司股價之間的關聯,已偏離合理價值區間。”
上述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之前部分媒體將公司納入“量子科技”概念股,但公司目前并未在“量子科技”領域開展業務,且無相關業務收入。投資者盲目追逐投資熱點的行為可能會導致錯誤的判斷,應對公司的本質業務發展情況做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