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網 作者:王曉珊
基金經理流失高管動蕩 人保資產遭遇贖回
作者:王曉珊 張榮旺來源:中國經營網
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資產”)基金經理離職潮持續蔓延。
近日,人保資產發布人事調整公告,人保鑫享短債、人保中高等級信用債基金經理張瑋離職,張瑋也是今年以來人保資產離職的第5位基金經理。
除了基金經理層面,人保資產高管人事變動更大。今年5月,人保資產原副總裁王小青繼任招商基金總經理;7月,人保資產原董事長繆建民出任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天眼查顯示,目前人保資產法人還未變更,繆建民仍為人保資產法定代表人。
截至目前,曾北川的任職資格也尚未得到監管部門批復確認。10月22日,《中國經營報》記者查詢人保資產官網公司治理概要董事簡歷一欄發現,曾北川職務仍顯示為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擬任)、總裁(擬任)。
作為保險系資管公司,人保資產擁有公募基金牌照。記者注意到,人保資產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已連續4個季度下滑。根據Wind數據,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人保資產公募管理規模為125.36億元,較年初的224億元縮減了將近一半;與其2018年末高位時(429億元)相比,規模縮減了303.64億元,縮減幅度高達70.78%。
投研人才流失
公開資料顯示,在張瑋之前,人保資產已有梁婷、李道瀅、魏瑄、劉笑明4位基金經理離職。
多名基金經理的離職,對于人保資產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天天基金網顯示,目前人保資產僅有9位基金經理管理40只基金,而且,從任職年限上看,只有1位基金經理任職年限超2年;其余8位任職年限均在2年以下,其中4位任職年限不足1年;平均從業年限約為1.79年。
與此同時,人保資產基金經理“一拖多”的情況十分明顯。梁婷、魏瑄、張瑋離職前管理的基金數量均超過8只,梁婷管理過的基金更是高達11只。
私募基金中匯潤生首席特約研究員吳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判斷基金經理能力,最著名的是“雙十”指標,即管理經驗10年以上,管理資金10億元以上。
“如果是做金融工程、量化投資的基金經理,主要還是以新生代為主,所以一般科技驅動的產品基金經理就相對年輕。”吳昊說道。
上海證券公募基金分析師劉亦千表示,目前整個行業的基金經理管理年限都不是特別長,這也逐漸成為一個行業現象。“不僅是公募,目前整個資產管理行業都在快速發展,市場對專業人才需求非常旺盛,從而釋放出非常多的市場機會。在這種情況下,人才流動加速,新人也在不斷涌入市場。”據劉亦千測算,目前3年以下管理年限的基金經理占全部基金經理的比例約46%。
基金經理密集離職或與人保資產旗下債券基金“踩雷”方正債券導致的基金清盤有關。據統計,人保資產旗下共有9只公募基金中招,合計債權規模超過9000萬元。
今年辭職的5位基金經理中,梁婷、魏瑄和張瑋均曾管理人保資產旗下已清盤或擬清盤的基金。今年以來,人保添益6個月定開債基完成清算,人保添利9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和人保鑫享短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也已暫停運作;人保福睿18個月定開債基于10月17日發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上述三人正是這幾只基金的基金經理。
多只債基暫停運作、清盤
人保資產債券型基金業績持續下滑或與公司債券型基金經理離職有關。
8月31日,人保資產發布的旗下22只公募基金2020年中期報告顯示,多只債基賺錢能力不佳,虧損最大的5只基金均為債基,占13只債券型基金近四成。其中,人保福睿18個月定開虧損幅度最大,為453.52萬元。10月17日該基金也發布了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人保資產旗下多只債基接連暫停運作甚至清算,如人保添益6個月定開債、人保添利9個月定開債均在第一個封閉期到期后決定暫停運作。
“在基金行業內,第一個封閉期滿后宣告暫停運作的情況在行業內會出現,但并不是大概率事件。”吳昊說道。
劉亦千也表示,公募基金發行產品無論是募集還是清盤都需要付出成本,一般基金公司發行產品后不會輕易選擇暫停運作甚至清盤。
公開數據顯示,已清盤的人保添益6個月定開債成立于2019年8月7日,成立時規模12.52億元。7 月7 日發布清算報告,成立不滿一年。
人保添益6個月定開A/C凈值增長率也遠遠跑輸業期比較基準。公告顯示,今年一季度,截至2020年3月5日人保添益6個月定開債最后運作日,報告期內,人保添益6個月定開A/C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0.66%、-10.7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都為0.28%。
從年初至今的回報來看,債券型基金表現在人保資產所有公募產品中處于末尾。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人保鑫盛純債A/C今年以來總回報為-6.15%和-6.33%,行業排名1755/1756和1756/1756,排名墊底。
同期,業績墊底的債基還包括人保鑫澤純債A/C、人保純債一年定開A/C、人保利璟純債A/C、人保福澤純債一年定開、人保中高等級信用債A/C、人保添利9個月定開債A/C,這11只債券型基金今年來的凈值增長率分別介于-2.25%和0.11%之間。
公募資產管理規模四連降
人保資產自2017年8月發行公募產品以來,依靠貨幣基金規模激增,至2018年底公司管理資產規模達到頂峰。進入2020年以來,公司旗下債券基金接連“踩雷”導致凈值大跌,且引發大額贖回。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人保資產公募管理規模為125.36億元,為連續第四個季度下降。其中,債券基金份額已縮水至20.70億份,僅為去年末的四分之一。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Wind數據顯示,7月25日,該公司旗下兩只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人保中債1~3年國開債和人保中債1~3年農發債在募集期滿之后宣告未能如期成立。
談及人保資產在行業內的表現,劉亦千表示,從資產管理角度來看,一家基金公司在行業內是否做得好,股東背景并不是決定性因素。“最本質的還是和公司領導層的打造,以及旗下的投研團隊建設、基金經理團隊的打造有關。”
根據Wind數據,截至2019年底,人保資產以224億元總資產管理規模在8家保險系公募基金中墊底,管理總規模同比下降47.84%。
未來,公司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扭轉基金業績下滑、管理規模下降等一系列問題,記者向人保資產發送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