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23日電(黃浩)23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過去五年,我國數字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9年數字經濟總量超過35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6.2%,對GDP增長貢獻率為67.7%。
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的占比不斷提升,正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一方面是‘數字產業化’,另一方面是‘產業數字化’,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盧山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纖網、4G網,包括現在啟動部署的5G網絡;建設了8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11個大數據領域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13個軟件名城。在推動數字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為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貢獻了巨大紅利。
“在信息通信新技術、新業態的帶動下,傳統行業正在煥發出新的活力”,聞庫舉例,目前,“智慧”標簽覆蓋的范圍越來越廣,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智慧旅游等越來越多的融合應用加速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讓更多行業可以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暢行。
“下一步,在‘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將繼續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 ”盧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