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繼續按計劃削減負債規模。10月23日,恒大宣布提前償還一筆本金為15.65億美元的境外債。
這是恒大最后一筆2020年到期的債券,也是恒大近10天里第三筆提前償還的債務。
市場消息顯示,恒大于本月13日提前償還約114億元人民幣的境內債。20日前后又提前償還了一筆40億港元的香港寫字樓抵押貸款。
按現時的匯率計算,恒大為償還這三筆債務,在10天里至少花費了約294億港元,其充足的流動性,以及降負債的決心,顯而易見。
這有賴于恒大強勁的銷售。9月1日至10月8日,恒大在38天里錄得1416億人民幣(折合約1642億港元)的物業銷售額。
將數據稍微轉換一下,或能更方便比較:38天1642億港元,即平均每10天的銷售額為432億港元,與10天還債294億港元相比,不難得出結論——恒大的銷售可以輕松覆蓋償債壓力。
不過,銷售的高增長并非恒大降負債的唯一抓手。近期,恒大在地產、物業管理服務、新能源汽車等業務領域,大力進行股權融資。
目前,該等三項業務引入的股權投資資金就已達317億港元,極大地充實了恒大的流動性,以及擴大其公司權益,將實現負債總額和負債率的雙雙大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即將分拆上市的物業管理服務業務,以及計劃在國內科創板二次上市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均尚未披露計劃招股的具體金額。德銀等國際投行預計,新股發行的融資額或將達數百億元,勢必進一步優化恒大負債端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