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碧山青新果好,香甜肉脆眾人褒。”今年7月,江西永新縣曲白鄉漿坑村滿山遍野的桃山迎來了豐收。黃桃掛滿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誘人,漿坑村也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在茂盛的桃林邊上,是中航信托援建的黃桃產業基地,工作人員正在熱情洋溢地有序忙碌著。
自2015年開始,中航信托便開始定點幫扶漿坑村,到2019年年底,該村貧困戶全部脫貧,漿坑村“摘帽”共用了5年時間。在此期間,中航信托以慈善信托等多種方式對漿坑村進行精準扶貧,構建起扶貧生態,助力漿坑村實現發展式脫貧和造血式幫扶。
產業扶貧 注入發展希望
產業鏈缺失、交通閉塞、年輕人外出打工導致村中有效勞動力不足等原因,造成了漿坑村多年累積的貧困與落后,始終未能有效解決和改善。
對此,中航信托黨委書記、董事長姚江濤表示,“‘大撒把’式的幫扶難以奏效。對于缺乏金融知識和金融服務的貧困群眾來說,一時的資金‘輸血’難以實現自身可持續的‘造血’。”
作為金融扶貧的“生力軍”,生于江西紅土地、具有紅色基因的中航信托自啟動對漿坑村的幫扶工作以來,就積極推動產業扶貧,讓漿坑村能夠實現“自我造血”,為脫貧注入希望。
黃桃成為了漿坑村首個引進入村的產業扶貧項目。
2015年,中航信托和曲白鄉黨委政府得知由中科院上海研究所研究成功的錦繡黃桃產量高、口感好、外觀美,且此項產品已由湖南炎陵縣成功試移植,于是立即派人前往當地洽談移栽種植,并聘請湖南方面派出技術人員來曲白鄉實地檢測氣溫土壤等客觀要素。
經過充分調研論證,2017年3月,中航信托出資100萬元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設立扶貧慈善信托,其中65萬元專項用于漿坑村黃桃產業,35萬元用于居民安置點建設。
扶貧在于扶志,黃桃產業采用“村集體+貧困戶+技術帶頭人+農戶”模式,村民或以田地入股、以資金入股、以勞務入股。由中航信托牽頭,漿坑村村干部和村民聯合組建的“航信黃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
在中航信托的支持下,不但當地的新鮮黃桃獲得了豐收,相關產品如黃桃干、黃桃酒等也陸續問世。達到盛產期后,140多畝、3600多株黃桃樹預計可為全村28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5萬元以上。
消費扶貧 解決最后一公里
在黃桃產業發展的時候,中航信托還在思考如何進一步開發當地產業資源。經考察,中航信托選擇利用當地的水資源等地理環境優勢,鼓勵村民種植生態水稻,以此進一步提高農戶收入。
在此過程中,中航信托推出了“全程技術支持+必要物資發放+高價回購稻谷”系列幫扶政策,為村民解決了銷路的后顧之憂。中航信托以漿坑村的航信合作社為中介,與農戶簽訂“定價回購協議”,以3.3元/斤的高價回購合格稻谷,將75%的種植收益留給了農戶,預計其每畝收入將達2000元。
此外,積極助推永新黃桃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創新方式打開銷路也是中航信托在漿坑村的重要工作內容。
今年7月26日,由中航信托與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舉辦的永新黃桃線上發布會在網絡平臺開播,借助“善品公社”的成熟品牌,通過“直播+電商”的宣傳方式,永新扶貧黃桃在上線后短短8天內即售出19660斤,銷售金額合計超33萬元。
在中航信托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暢銷的黃桃讓農戶們再也不用為家中的溫飽憂心忡忡,而是喜笑歡顏地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便民扶貧 提高生活質量
除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外,中航信托還通過派駐駐村工作隊的方式幫助漿坑村村民解決實際問題。
通過與村民溝通,駐村工作隊發現漿坑村存在路燈少、公廁少的困難,于是中航信托出資24.5萬元,援建太陽能路燈和便民公廁。如今,68盞愛心路燈已全部點亮,愛心公廁也已投入使用。
九嶺組村民想建房,卻找不到合適的場地,中航信托便出資32.6萬元,將河道旁雜草叢生、垃圾亂堆的空地“化零為整”,平整規劃成24棟115平方米的地基,整治河道,修建護坡,讓村民建房有地可建。
為了解決漿坑村袁家組60多戶200多人缺水的問題,2019年秋冬時節,中航信托出資18.5萬元,將村里原先簡陋易臟、蓄水量少的水池建高建大,方便從山上引入更多的山泉水,今年4月水池已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中航信托開展的“點亮微心愿”、“扶貧手拉手”等活動也陸續開展,黃桃路基、水渠護坡、新農人培訓等幫扶項目正有序實施,送書包、電熱毯、棉被等“普惠”行動一直在延續。
聚力扶貧 打造完整生態圈
江西曲白鄉漿坑村只是中航信托扶貧路上的一個亮點。
在過去五年時間內,中航信托共計投入資金300余萬元,支持產業扶貧項目4個,目前累計產生經濟效益100余萬元,每年可為當地群眾帶來直接收入50余萬元。
“讓產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解決就業問題。只有形成可持續的扶貧模式,才能確保實現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中航信托黨委書記、董事長姚江濤表示。
從江西永新黃桃,到甘肅臨洮百合再到內蒙生態笨雞和火山雪菊,中航信托創新扶貧思路,帶動當地產業持續發展提升。
同時,中航信托還通過依托航空工業集團的愛心航空消費扶貧平臺,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等戰略伙伴,發動公司員工集體采購,借助網絡直播、電商平臺等多渠道、多方位豐富扶貧項目的銷售鏈條,更廣泛、更有效地動員和凝聚各方力量,打通產業扶貧向消費扶貧迭代發展的最后一公里。
有資金支持、有合作機構、有完整產業鏈、有銷售渠道,中航信托聯結多個扶貧點構建起了完善的扶貧生態。
慈善信托扶貧 為脫貧保駕護航
在中航信托開展扶貧工作中,慈善信托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據悉,中航信托目前設立的十單慈善信托中,明確以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扶貧項目為慈善信托目的的慈善信托共有六單。在項目施行中,中航信托創新采用“慈善信托+合作社+貧困戶”、“慈善信托+股權投資”、“產業扶貧+精準幫扶”等模式,充分體現了慈善信托靈活的制度優勢。
其中,漿坑村黃桃產業扶貧項目的資金即來自“中航信托·中國扶貧慈善信托”,是國內首單以扶貧為慈善目的,并采取共同受托人模式的慈善信托。
有分析認為,慈善信托能夠依托被幫扶區域金融機構,開展多種模式的金融扶貧創新,放大金融扶貧效果,通過受托服務與項目執行達到精準扶貧的目的。
從國內首單專注精準扶貧的慈善信托開始,中航信托的扶貧足跡已經從江西走到了甘肅、河北、內蒙古。中航信托以慈善信托為利器,通過更精準的資金投放、更明確的路徑設計和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思路,有效地支持并助力了當地落實脫貧攻堅任務。
“助力脫貧攻堅,是我們作為央企金融機構的擔當與使命,現在被幫扶區域當地已經實現了脫貧‘摘帽’,這將是我們履行社會責任的一個新的奮斗起點。中航信托還將在鄉村振興、生態環保、文化教育等領域繼續探索慈善信托的創新之路。”姚江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