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來,秋高氣爽,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西山鎮(zhèn)聯合村精品果園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實,像一串串喜慶的小燈籠。前來觀光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果農臉上洋溢著秋收的喜悅。
靠得住
2016年之前,這番熱鬧景象是不敢想象的。72歲的鐘明俊老人說:“沒得公路的時候,背50斤包谷去趕場要走幾個小時的毛路,窮得沒辦法,外村的姑娘都不愿嫁過來……”村集體人心渙散,村黨支部長期貼著“軟弱渙散黨支部”的標簽。
2016年,靠得住、本領硬、能干事的劉世英被推選為聯合村黨支部書記。從此爬坡上坎,總能見到劉世英忙碌的身影。
2017年初,貴陽市把聯合村列為全市20個特困村之一。
怎么辦?怎么干?剛上任的劉世英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琢磨良策。劉世英把組織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提高黨員服務群眾的能力和責任意識,村支兩委的工作逐步得到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關鍵是理清工作思路。面對“出門兩腿泥”的現實,村民們都感到困難重重。
“致貧的原因是閉塞,如果不把路、電、網搞好,產業(yè)是做不起來的,貧窮落后這個‘緊箍咒’,聯合村還得戴下去。”劉世英決定迎難而上,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修起了組組通公路,完善了電力和通訊設施,完成了“小康路”、“小康電”、“小康水”三大工程,打通了聯合村至該縣九莊鎮(zhèn)、石硐鎮(zhèn)、青山苗族鄉(xiāng)的便捷通道,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變。
本領硬
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解決了,劉世英一邊引進經營主體,一邊走家串戶做農戶思想工作,協調流轉土地,最終在全村發(fā)展脆紅李1500畝,建設精品水果示范園500畝,實現每年流轉費約70萬元,發(fā)放務工工資約80萬元。在劉世英的大力推動下,聯合村的包谷地變成了精品水果基地,封閉鄉(xiāng)村變成了采摘樂園。
聯合村的另一特色產業(yè)是肉兔養(yǎng)殖。2017年3月,劉世英經過周密考察,由村干部、黨員帶頭發(fā)展肉兔養(yǎng)殖。由于缺乏疾病防治知識,沒多久,兔子頻繁死亡,不但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還打擊了養(yǎng)殖戶的積極性?!拔覀儎倓偲鸩?,大家心里才燃起一團發(fā)展的小火苗,我不能讓這團火給澆滅了。”劉世英輾轉各地尋找技術人才,最后從遵義請來“兔醫(yī)生”蔣家國駐村指導一個月,病因很快找到并且得到根治。為了肉兔產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劉世英采用技術入股的方式勸說蔣家國留下來,肉兔養(yǎng)殖從此有了技術保障,第二年就實現了每月銷售額超過1萬元,年銷售額18萬元。當前,聯合村正著手改進肉兔品種、擴大養(yǎng)殖規(guī)模,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
能干事
產業(yè)發(fā)展起來,群眾得到實惠,群眾對村干部的看法也發(fā)生了變化?!耙郧皼]得人關心村里領導是誰,不管誰上誰下,聯合村照樣窮?!贝迕顸S連書說出了此前村民對村支兩委的看法,“現在情況好得太多了,路修通了,水果運得出去,客人進來了,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相當好的發(fā)展條件,村里號召做什么,大家都支持?!?
劉世英時刻保持工作激情,用奮斗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該村人均收入從過去的不到6000元增加到14000元以上。2018年,劉世英被評為貴陽市2017年度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019年同時評為市、縣兩級扶貧攻堅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2020年7月,被評為貴州省脫貧攻堅優(yōu)秀基層黨組織書記。(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新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