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15日訊(記者 牛荷)2020是中國脫貧攻堅年,面對西部偏遠地區醫療能力仍相對薄弱的現狀,通過數字化醫療扶貧新模式,為西部偏遠地區醫療機構打造一支永不撤離的醫療“顧問團”,是阿里健康的一個想法。2020年10月13日記者看到,這個想法已經變為現實。
在海拔超4000米的山路上,駕車輾轉3個多小時,終于從玉樹市抵達囊謙縣。這里天高云淡,但空氣稀薄,平原地區的人一到這里容易產生高原反應。
“我們有次下去扶貧,共去了四天,兩天都在路上,還有高原反應,真正待在當地醫院工作的時間只有大半天。”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外科專家郭毅主任回憶。
“以往去玉樹或者西寧接受培訓,除了路途遙遠,還需要面臨資金、不能照顧家人和當地的適應等問題,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我們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人民醫院住院醫師扎西朋措說。
對此,阿里健康聯合中國志愿醫生等愛心醫生組織,探索建立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醫療扶貧平臺。
首先,阿里健康聯合醫生組織下基層線下扶貧義診并調研,深入了解當地情況,在充分了解情況下,依托阿里健康的數字化能力,制定個性化的幫扶計劃。
以青海省囊謙縣為例,在前期組織的義診和調研中醫生們發現,除了一些高原病,當地的主要需求在于常見病治療水平的提高。
“在囊謙縣時,縣人民醫院俄才仁院長一下子給我們列出了50多種常見病種的培訓需求清單。”中國志愿醫生發起人、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凌鋒回憶道,“俄院長提高當地醫療水平的熱衷期望,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前期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依托阿里健康的數字化能力搭建在線平臺,由中國志愿醫生等機構每周選派一名專業醫師,以一種疾病為主題,對囊謙縣人民醫院的醫生進行在線培訓。
記者在囊謙縣人民醫院看到,在“課堂”上,學員與授課醫生頻頻互動,有些學院還在現場記下筆記。培訓結束后,學員們展開討論,并完成課程考試。
值得提及的是,阿里健康搭建的上述平臺可以自動記錄每位學員的學習和互動情況,這些記錄反饋給合作的基層醫院,可幫助后者更好地組織和督促學員學習,從而保證將在線培訓的效果落到實處。
“以往我們也接觸過一些線上培訓,但醫生們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難以堅持。依托阿里健康提供的平臺,我們可以實現更有效地組織和敦促。”囊謙縣人民醫院院長俄才仁說。
阿里健康資深副總裁馬立透露,在一對多在線培訓基礎上,平臺將陸續上線醫生一對一遠程病歷討論、遠程會診、遠程查房和一對眾公域大平臺內容運營等模塊,切實幫助貧困地區和廣大基層地區醫護人員提高業務水平。“未來一是平臺規模會繼續擴大,二是會緊抓線上線下結合點,因地制宜。”
目前,除了青海省囊謙縣,上述模式已經推廣至四川甘孜自治州、阿壩州松潘縣和陜西渭南等地區。目前,中國志愿醫生正組織醫生在新疆于田縣、洛浦縣和墨玉縣等地做線下的扶貧義診和調研,數字化醫療扶貧新模式正為越來越多的地區帶來福祉。
“毫無疑問,通過互聯網提高基層醫生的業務水平,從而改善我國醫療水平不均衡的現狀,將被證明是作為線下扶貧的有益補充和重要方向。”凌鋒說。
上述數字化醫療扶貧新模式脫胎于今年疫情期間,針對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的狀況,由馬云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搭建,阿里健康運營的全球新冠肺炎實戰共享平臺(簡稱GMCC)組織了一批國內有抗疫經驗的醫生跨國連線,在交流新冠疫情防治舉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迄今為止,海外有超過200國家和地區的醫院加入,超過1萬名國內外醫生通過GMCC平臺在線交流。
據了解,阿里健康的目標是,未來三年,將上述數字化醫療扶貧新模式推廣開來,覆蓋中國上千個縣的10萬基層醫生,惠及兩億民眾。
“我們將進一步加深與中國志愿醫生的合作,同時我們的平臺也是開放的,我們呼吁有更多有愛心的醫生和機構加入,也歡迎需要幫助的基層醫療機構與我們聯系,一起改變國內醫療資源不平衡的現狀。”馬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