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重慶財政日前下達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專項資金3850萬元,實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與編組站連接道、鐵路口岸綜合性指定監管查驗功能區和鐵路智慧口岸三大項目。
數據顯示,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際航空及海運受限,中歐班列(渝新歐)多措并舉確保不間斷運行,1—7月開行1149班,同比增長20%,成為特殊時期穩定國際供應鏈的重要支撐。
為了進一步提高中歐班列運行質量,今年國家支持重慶、鄭州、成都、西安、烏魯木齊5個城市開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以促進班列開行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加快形成“干支結合、樞紐集散”的高效集疏運體系。
重慶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渝新歐是全國開行時間最早、數量最多、貨值最大、輻射范圍最大的中歐班列,自2011年至今已累計開行5738班,實現了與長江黃金水道、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無縫銜接。此次開建的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將有助于班列更高質量的運行。
此外,重慶市財政局還對作為承載中歐班列(渝新歐)、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運通道等對外通道的物流樞紐果園港,去年9月獲批建設的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下達資金3400萬元,用于作業區集裝箱堆場擴能,以進一步提升港區作業和集聚輻射能力。 (渝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