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如今,我們充分發揮農產品電商站點的作用,實現了群眾增收;一批批游客到村里來,游覽村中美景,體驗鳥語花香。這一切發展得益于互聯網的威力。”近日,山東省聊城市高新區顧官屯鎮興隆村支部書記李尚龍說。
抓住“互聯網+”機遇,聊城高新區依托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把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作為農業產業轉型和脫貧攻堅的重要著力點,推進農業與農村電商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條“造血式”扶貧新路子。創新建設產業網上展廳,建成了142個村級電商合作點,實現了貧困村電商服務站點全覆蓋。顧官屯鎮通過在電商平臺自主銷售或電商扶貧合作社上門收購等方式,讓一個個有意愿、有能力的“小散戶”對接網絡銷售“大市場”,搭上了致富“快車”。李尚龍講述了興隆村利用電商助力貧困群眾之路,他們通過網上預售、帶貨直播、公眾號推廣等手段銷售蜂蜜、水果等農產品,并推介風土人情發展鄉村旅游,帶動貧困戶就近就業,年人均收益在4000元以上,真正實現了貧困群眾收入持續穩定增加。
同時,高新區還整合全區資源,進一步完善線上線下一體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全面拓寬渠道,“屏對屏”“線連線”,引導助力農民推銷農產品,幫助他們將扶貧產品打包成特色“愛心禮包”,動員更多社會愛心人士“以購代捐”“以買代幫”,以消費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