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和訊網 作者:王梓旭
近日,在社交網絡上有投資人控訴京發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稱京發資管)推出的融資理財平臺,吸引用戶注冊并進行投資,之后攜款跑路,投資人維權受挫。然而,涉事公司京發資管在7月卻發布公告稱公司被不法分子冒充。
目前,和訊網登陸推廣網站發現頁面已無法打開,公眾號“京發寶”也無法查詢。和訊網致電京發資管了解情況,對方表示已經報警處理,其他事宜不方便透露。
涉事公司7月發布公告稱,公司發現有不法分子冒用京發資管名義,開發并投放了一款所謂投資理財的App。其行為已經構成侵權,且涉嫌詐騙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刑事犯罪,公司已經進行報警處理。同時聲明,其沒有開發也沒有投放過任何針對不特定的社會公眾的投資理財App、網站系統或任何平臺,也從未對不特定的社會公眾開展過任何投資理財業務,市面上一切相關信息均為虛假消息,與京發資管無關。
對此,投資者卻并不買賬,目前雙方各執一詞,現在事情頗有羅生門的意味。有專業律師認為,建議投資者盡快報警。
工商信息顯示,京發資管成立于2015年2月,注冊資本5000萬元,法人代表未寧德龍。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資產管理、投資咨詢、企業管理咨詢、商務信息咨詢、投資管理、企業營銷策劃、項目投資、實業投資等。
京發資管對外投資了3家醫療器械公司和一家實業公司,分別為河北益澤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青島隆菲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邢臺隆菲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和上海眾當和實業有限公司。也未有相關投資理財的注冊商標。
有投資者展示了“京發資產”App的截圖,上面有用寧德龍與王愛見的名頭做的宣傳,工商資料顯示寧德龍為實控人及執行董事,王愛見為監事,App顯示的照片是否為二人本人值得商榷。
上述投資者表示,其從6月底在社交網絡上看到了“京發資產”的軟文,對高額收益心動了。前后加在一起共計投入了43萬余元,其為和訊網展示了部分轉賬記錄7、8、9三個月的轉賬金額也超過了23萬元。據了解,該理財為每日返現,到期本金返還一共返還了14萬元。可以看出,正是這樣的返利方式才誘導投資者持續加注投資。有投資人估算,目前涉及金額已經超過600萬元。
App內置了客服,平時投資溝通全部在平臺內部完成,從轉賬記錄來看,投資者先后向上海尼溪實業有限公司(兩個不同的賬號)、南京落暢韌科技有限公司三個支付寶賬號打款。據工商資料顯示,兩家公司似乎未與京發資管有關聯。
有投資人統計了相關的收款賬號數量多達二十余個,其中既有支付寶賬號也有銀行賬號,其中涉及的公司賬號可能是以此進行牟利的買賣賬號,如今從事網絡詐騙的不法分子多將資金轉入對公賬戶,警方查證需要花費大量調查時間。
在社交網站上有投資人表示,9月初該平臺推出幾個高回報的高金額的(10億)項目,又有不少人投了錢。9月14日App出現不能操作的情況,客服稱系統正在進行升級;第二天(15日)App徹底關閉,由于都在App內部聯系,很多投資者的聊天記錄和合同等證據都還沒來得及保存就已經無法打開了。
另一位投資者是在7月經朋友介紹才在該平臺投資的,他表示一共投入了23萬元,一共返回了2萬元。9月15日其就已經去報案了,據其提供的短信來看,廣東省東莞市同沙派出所已經進行立案處理,目前偵查進度尚不清楚。
據社交網絡上的投資人表示,目前上海浦東公安分局沒有立案,只有浦東公安分局立案,才會給其他地方的派出所發出協查通告,不然其他各地部門很難有辦法展開調查。有消息稱,目前已有部分受害者前往上海報警,具體情況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