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夏治斌 童海華
“電池日”引發的熱度尚未散去,特斯拉及其CEO馬斯克再次因起訴特朗普政府、車輛系統遭遇全球性宕機而身處輿論旋渦之中。
據外媒報道,特斯拉于9月21日在美國國際貿易法庭起訴特朗普政府,要求法院宣布特朗普當局對該公司從中國進口的部分零部件征收關稅是不合法的,并要求退還已經支付的關稅稅款,并賠償期間利息。
在中國市場,特斯拉更是因其“網紅”車企身份備受關注。9月2日,特斯拉公布了新車型先期啟動項目擬報批的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開工時間為2020年6月,擬竣工時間為2021年3月,這也意味著上海超級工廠將啟動ModelY的前期生產準備工作。
與此同時,多家“服務到家門口”的供應商正在特斯拉廠區周邊掀起環廠建設潮,涵蓋方向盤、安全氣囊和內外飾等的供應鏈“朋友圈”正在加速形成,然而這些都是特斯拉在華的A面。
特斯拉在華“疾馳”的同時,也滋生了多種問題。9月5日,在四川南充順慶區富民街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特斯拉轎車撞上多輛車和路邊行人,造成2人死亡、6人受傷和多車受損。
對于事故調查的進展,9月16日,《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系特斯拉公關方面,相關負責人稱,暫無相關的信息可提供。截至記者發稿,亦未有上述事故的調查結果公布。
“鲇魚”特斯拉
馬斯克還宣布,計劃在三年內將入門款車型價格降至2.5萬美元。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巨頭,特斯拉每次的成果展示總會掀起行業內熱論。美東時間9月22日下午,特斯拉“電池日”在特斯拉弗里蒙特超級工廠舉行,此前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延期。
在“電池日”上,特斯拉集中展示了電芯設計、電芯工廠、陽極材料、陰極材料、整車制造等多項創新技術。
其中,新電池為“46800”型無極耳電池,高度僅有80毫米,直徑為46毫米。與傳統鋰電池相比,無極耳電池兩端不再有凸起的極耳。不僅如此,“46800”型無極耳電池的容量提升了5倍,輸出功率提升6倍,續航里程提高16%。
馬斯克表示,新電池已經開始在一家工廠生產,將需要一年時間達到10千兆瓦時的產能。與此同時,馬斯克還宣布,計劃在三年內將入門款車型價格降至2.5萬美元。
招銀國際證券分析師認為,特斯拉“電池日”最大的亮點來自其對電池應用的劃分。磷酸鐵鋰由于成本優勢,未來有望應用在中程電動車及儲能領域,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亦撰文稱:“從趨勢看,整車企業自產電池也是趨勢,電池技術的逐步穩定,為國內電池生產降成本和產業化帶來推進。未來隨著低成本的電動車出現,移動空間的概念會推動汽車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池日”上,馬斯克還重點提到了特斯拉耗時15個月建起了上海工廠,期待上海工廠能實現100萬輛汽車/年的產量目標。
作為上海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外商獨資汽車業項目,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總投資達人民幣500億元。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自2019年1月正式開工建設,到一期工程建成投產,再到二期工廠收尾,其基建速度可謂是迅速。今年8月下旬,記者在上海臨港產業園區實地調查發現,特斯拉超級工廠二期項目在啟動半年后,項目主體建筑已基本建成。
特斯拉在上海臨港的集聚效應也日趨凸顯。今年以來,便有包括江蘇新泉汽車飾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友升鋁業有限公司、深圳市長盈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臨港長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特斯拉國產零部件供應商紛紛宣布簽約入駐臨港產業園區。
除此之外,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周圍,亦有多個地塊正在開發之中。隨著特斯拉國產化浪潮的快速推進,除上海臨港片區外,一個橫跨江浙滬三地的“4小時朋友圈”已初步形成。
特斯拉對于上海臨港的影響也不言而喻。在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聯合印發的《臨港新片區創新型產業規劃》中,相關負責人表示,臨港新片區產業發展將會有更富開放度、更具精準度、更有溫暖度的政策支持和配套環境,創造更多“特斯拉”“超特斯拉”服務模式。
狂奔失速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池日”之后,資本市場似乎并不“買賬”,特斯拉股價接連下跌。
進入2020年后,特斯拉股價多次在資本市場打破紀錄。7月1日,特斯拉曾超越豐田汽車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制造商。
而后在8月份,特斯拉市值曾一度突破4000億美元,受益于特斯拉市值不斷增加,馬斯克個人資產也“水漲船高”,進入“千億富豪俱樂部”,成為僅次于亞馬遜CEO杰夫·貝佐斯和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的全球第三大富豪。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池日”之后,資本市場似乎并不“買賬”,特斯拉股價接連下跌。截至9月23日收盤,特斯拉大跌超10%,報380.36美元/股,市值蒸發40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84億元)。
除此之外,華爾街多家投行對“電池日”給出不同評價,目標價介于65~550美元。其中,摩根大通則大幅下調特斯拉目標價至65美元。
股價下滑的同時,特斯拉還遭遇了系統宕機的問題。據美國汽車媒體Electrek報道,特斯拉在9月23日遭遇完全的網絡中斷,公司內部系統出現宕機,導致公司工作人員無法處理送貨和訂單。
作為全球布局的重要一環,特斯拉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先后因自燃、減配、失速等問題,引發消費者維權。
今年3月初,就有多名消費者投訴稱,特斯拉新交付的Model3搭載的整車控制器硬件版本與環保隨車清單上報備的版本不一致,清單上顯示的HW3.0版本被“減配”為HW2.5版本。
彼時特斯拉方面發表聲明稱,其上海超級工廠于2月10日開始復工生產,其間基于供應鏈狀況,一部分標準續航升級版Model3安裝的硬件為HW2.5。隨著產能以及供應鏈恢復,公司將按計劃陸續為控制器硬件為HW2.5的Model3車主提供免費更換HW3.0服務。
馬斯克在其推特賬號上表示:“奇怪的是,那些投訴的車主其實并沒有訂購全自動駕駛。或許他們不知道,如果在車輛交付后又訂購了FSD,車載計算機也是可以免費升級的。”
馬斯克及特斯拉官方聲明的回復,并未取得消費者的理解,反而進一步激化了雙方的矛盾,“減配”事件持續發酵。
發酵數日后,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針對特斯拉Model3車型部分車輛違規裝配HW2.5組件問題約談了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責令其按照《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立即整改,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確保生產一致性和產品質量安全。
之后在6月16日,江西南昌一輛Model3失控起火。當事車主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時他駕駛這輛Model3小轎車,車輛突然自動提速至127km/h,嘗試剎車無效后,車輛最終撞上土堆翻車起火。8月9日晚9時許,一輛特斯拉轎車突然失控撞入上海楊思路某加油站內,造成2人受傷3車受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份,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曾表示,其將審查一份要求該機構正式調查50萬輛特斯拉意外突然加速問題的請愿書。而這份請愿書涵蓋了2012年到2019年的特斯拉ModelS、2016年到2019年的特斯拉ModelX,以及2018年到2019年的特斯拉Model3車型。
與此同時,上述請愿書還涵蓋127起消費者投訴,涉及123輛特斯拉電動汽車。而上述車型共發生110起撞車事故,導致52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