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審議通過后,央企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首單”落地。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航集團”)獲310億元增資,成為多元股東的央企集團。
業內人士表示,東航集團作為東方航空的控股股東,其引資改革將改善東方航空的資金面,降低資產負債率,為其后續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中國人壽、上海久事等入股
東方航空公告稱,控股股東東航集團引入財政部所屬的中央金融企業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上海市國資委所屬的上海久事(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兩家中央企業中國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國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增資資金共計310億元,成為多元股東的央企集團。
據悉,此次引資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審議通過后,在央企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的“首單”,也是東航集團通過深化改革育新機、開新局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
根據協議,中國人壽集團下屬全資主體出資110億元,上海久事集團出資100億元,中國旅游集團出資50億元,中國國新出資50億元。
公告稱,本次增資項目完成后,東航集團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監管中央企業的現狀不變,作為上市公司東方航空控股股東的地位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權多元化改革中,與東航“牽手”的各方既有國資委旗下中央企業,也有中央金融機構、地方國有企業,對東航集團的產業整合能力、經營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都將注入新的動力。
無獨有偶,南航集團在股權多元化改革方面也做出了嘗試。
南方航空去年7月22日發布公告稱,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鵬航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以現金向南航集團增資100億元。增資到位后,南航集團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監管中央企業的現狀不變,作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地位不變。根據《增資協議》,增資資金主要用于航空運輸主業,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
東航資金面將改善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業帶來了巨大打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預測,2020年全年客運量比2019年下降66%,乘客需求可能要到2024年才能回到2019年的水平。國際航協發出警告,航空業2020年下半年預計將“燒掉”770億美元現金(相當于每月130億美元或每分鐘30萬美元)。航空業復蘇緩慢,2021年將繼續以每月平均50億至60億美元的速度燒錢。
國內三大航空公司的財務情況不容樂觀,東方航空今年上半年的資產負債率居于三大航之首。半年報數據顯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上半年分別虧損94.41億元、85.42億元、81.74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9.64%(較上年末上升了4.09個百分點)、79%(上年度末為75.12%)、73.98%(上年度末為74.87%)。
業內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東方航空上半年資產負債率已接近80%,加之航空業復蘇尚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擾動,此時有資金補充,對于公司改善資金面,降低負債率有著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公司后續發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東方航空表示,此次增資充分體現了投資者對中國民航發展的信心,對東航近年來良好發展勢頭的認可。有關改革完成后,將大幅降低東航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為后疫情時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戰略推動和資金保障。
東航集團承諾,本次增資款將主要用于做強做優做大航空主業,并在航空保險、交通建設、旅游服務、產融結合等方面與戰略投資者加強協同,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東航集團表示,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打造形成以全服務航空、經濟型航空、航空物流為三大支柱產業,以航空維修、航空食品、科技創新、金融貿易、產業投資平臺為五大協同產業的“3+5”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