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祝惠春報道:10月12日,短纖期貨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至此,我國期貨市場已上市86個期貨、期權品種。
短纖是紡織工業(yè)的重要原料。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今年眾多短纖企業(yè)面臨銷售受阻、價格波動劇烈、產業(yè)鏈運轉不暢等問題。上市短纖期貨,將為相關企業(yè)提供公開、連續(xù)、透明的價格信號和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有助于促進相關企業(yè)穩(wěn)定經營。
鄭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長熊軍表示,短纖期貨上市后,將與鄭商所已上市的棉花、PTA期貨期權和棉紗期貨一道,更好發(fā)揮板塊“集聚效應”,形成更加完備的聚酯和紡織產業(yè)風險管理工具體系。
10月12日,還是鄭州商品交易所暨中國期貨市場成立30周年的日子。“今天短纖期貨掛牌交易,是給鄭商所最好的生日禮物,也是期貨市場創(chuàng)新發(fā)展30年結下的又一成果。”中國證監(jiān)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面對疫情沖擊,期貨市場風險管理的功能作用在極端行情下又一次得到檢驗。今年已順利上市液化石油氣、低硫燃料油期貨和動力煤期權等10個品種,以油、煤、氣為代表的國內能源期貨市場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前9個月期貨市場累計成交42.65億手(單邊)、成交金額302.80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47.17%和41.29%。在交易增加明顯的情況下,持倉量也有較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