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A股漲勢如虹。繼10月9日強勢上漲之后,10月12日A股投資情緒繼續高漲,各大指數均錄得明顯漲幅,其中創業板再度成為領漲龍頭,創業板綜合指數當日漲幅達4.31%。此外,上證指數、滬深300等指數當日分別獲得2.64%和3.03%的上漲。
在10月的兩個交易日內,A股不少重要指數的累積漲幅超過5%,受此影響,市場交投也逐漸活躍。10月12日兩市交易額再度逼近萬億,達9710億元,較9月日均7680億元交易額有明顯提升。北上資金也再度迎來連續大幅凈申購。9日和12日,北上資金分別凈申購112.67億元和135.11億元。
浦銀安盛研究部副總監蔣佳良表示,國慶節后市場迎來持續上漲,短期原因是節日期間海外主要市場表現較強,A股風險偏好提升。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國內疫情經受住了國慶長假的“壓力測試”,中國疫情控制能力得到確認,國慶消費數據也顯示中國經濟增長動能強勁,加上此前陸續披露的高頻經濟數據,中國經濟已呈現較強復蘇趨勢。
蔣佳良認為,從國際資本市場的配置角度看,中國經濟穩定復蘇、疫情得到有力控制,A股等人民幣資產的長期吸引力不斷增強。而經歷9月的持續調整之后,相關板塊估值高企的現象也得到緩解,長期配置價值提升。
蔣佳良指出,展望未來,我們對市場仍有較大信心。首先, 經濟改善的趨勢確定。此前發布的PMI數據、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高頻經濟數據均表明,中國經濟逐季改善的趨勢十分明顯。隨著未來疫苗推出等利好的出現,我們對經濟長期向上增長的趨勢更有信心;其次,流動性易松難緊。這也會對中國優質資產價格形成長期支撐;第三,企業盈利回暖,市場關注優質品種的盈利回升進度。A股上市公司中報數據顯示,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0個行業盈利增速錄得正增長,25個行業增速環比一季度改善,其中通信、電力設備、醫藥、電子、食品飲料、機械、公用事業和建材的業績向好趨勢比較明確(增速回正并且環比一季度改善幅度在20%以上)。
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不斷深化,如光伏、新能源汽車、電子等板塊行業增長空間巨大,相關產業鏈也具備國際競爭優勢,我們長期重點關注科技、電子、新能源等板塊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