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洗車河鎮草果村的波波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旨在指導合作社成員從事中草藥種植、加工、采購及銷售。同時,他們還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組織相關技術培訓和咨詢服務。
“通草,又稱離南、花草,是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莖髓。”46歲的合作社理事長宋宏成已然成了通草專家,“通草味甘、淡,性微寒,有清熱解毒、利水化濕之效”。加工后的通草質輕無味,通體潔白,有橫縱溝紋,剖開可見層層隔膜,不認識的人很難將其與中草藥聯系起來。“我1995年就外出打工,走過深圳、上海、杭州等很多地方。2006年返鄉,先是開城鄉公交,后來決心要把家鄉的道地藥材賣出去,就開始接觸通草。”宋宏成說。
2019年初,合作社開始籌建300畝通草種植基地,采用“專業合作社+基地+三區人才+貧困戶”的模式,帶動更多貧困戶加入中藥材規范化栽培團隊中,在確保中藥材質量穩定的同時,保證貧困戶穩步增收。
“1畝地可產30公斤的通草,每公斤可賣到220元,這樣每畝的毛收入就能達到六七千元。”宋宏成很是興奮,“18個月就可以收獲,第一年投入比較大,以后就只需要施肥、除草、打藥等常規管護。”為進一步提高效率,合作社還向廠家專門定制了加工機器,“人工一天最多只能加工8斤,而機器的效率可以提高好幾倍。”
10月是通草的采收旺季,合作社在基地旁擴建了員工宿舍,以方便路遠的合作社成員。“在基地工作每天有110元左右收益,每年僅工資一項合作社就要支付超過16萬元。”宋宏成介紹,除了通草,合作社還種植了黃精等中藥材。
合作社通過中藥材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推廣應用中藥材高效栽培關鍵技術,可以加快龍山縣中藥材栽培科學化、經營集約化進程,提升中藥材產品品質,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為建設新農村作出貢獻。
本報記者 孫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