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微信號
近日,一則判決書顯示,河南省商水縣人民醫院一位醫生利用職務便利,3年時間開具“步長”腦心通膠囊35962盒,非法收受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藥品回扣款12.5萬元。而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步長制藥全資子公司。
事實上,步長制藥已經不止一次涉及賄賂案,而這背后是其多年來居高不下的銷售費用。僅2019年,步長制藥銷售費用支出就高達80億元。今年上半年,其銷售費用支出也超過35億元。
2019年5月,上交所曾就銷售費用的合理性詢問步長制藥,公司卻回復處于合理區間范圍,符合行業特點。這一行業特點的回復背后,究竟隱藏了什么?
屢屢發生藥品回扣事件
今年7月底,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一則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的刑事判決書。判決書顯示,王某是河南省商水縣人民醫院內科主治醫師。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銷售業務員蘇某向商水縣人民醫院配送藥品,其多次以現金形式送給王某開藥回扣款。
2016年以來,王某利用開處方的職務便利,非法收受蘇某藥品回扣款12.5萬元。根據王某個人“2016-2019年開藥數據表”以及國藥控股周口有限公司藥品數據表,證實王某2016-2019年間開具步長腦心通膠囊35962盒。
基于王某自愿認罪認罰,主動上繳全部違法所得,河南省商水縣人民法院判決,王某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免予刑事處罰,沒收違法所得12.5萬元,由收取機關上繳國庫。
公開資料顯示,腦心通由步長制藥創始人趙步長發明,1993年投入市場,是步長制藥首款獨家專利藥產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同時收錄于《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享受國家醫保基金比例報銷的政策支持。作為冠心病領域的常用中成藥,其在2001年就已經實現單品銷售額超過3億元,時至今日依然是步長制藥的明星產品。
步長制藥在2019年半年報中提及,腦心通膠囊、穩心顆粒、丹紅注射液、谷紅注射液市場地位突出,四項產品2019年上半年的合計收入達39.04億元。米內網數據顯示,步長制藥的腦心通膠囊所占2018年心腦血管中成藥市場份額為2.51%,位居行業第12位。
不過腦心通同時也備受爭議。2006年,原國家藥監局局長鄭筱萸落馬,牽扯出一系列行賄者。行賄企業的清單里,就有步長制藥。鄭筱萸曾在2002年6月,收受咸陽步長制藥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步長給予的1萬美元,之后為該公司申報其生產的腦心通膠囊“從地方標準升為國家標準”獲批提供幫助。
此外,腦心通還被多次曝出質量不合格的情況。據媒體報道,2017年4月,步長制藥的腦心通膠囊中丹參酮ⅡA含量檢測不合格被食藥監部門曝光;同年7月,主力產品腦心通膠囊被消費者投訴發現類似毛發的不明物質。今年4月,國家藥監局點名腦心通制劑,要求其對說明書的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進行修訂。其中,僅不良反應就增加10余項。
此次賄賂醫生距步長前次賄賂被曝出尚不滿一年。去年10月份的一份判決書顯示,唐某在2012年5月至2018年期間,作為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遵義同泰中醫藥有限責任公司、海南康寧藥業有限公司、江蘇先聲藥業有限公司在貴州省湄潭縣區域的醫藥代表,為提高藥品銷量,增加自己的收入,先后找到湄潭縣人民醫院和湄潭縣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醫生和醫務工作人員,讓醫生在給病人開處方時盡量多使用其代理的藥品,并承諾按照藥品使用數量每盒或每支0.5元至3元不等的價格給醫生相應的回扣,行賄財物約50萬元。
銷售費用上半年超35億
屢屢陷入藥品行賄事件,反映到步長制藥財報上,則是銷售費用多年來居高不下。
數據顯示,步長制藥的銷售費用從2011年的24.45億元躍增到2019年的80.81億元,銷售費用率也由2011年的41.64%增加至2019年的56.68%。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70.35億元,銷售費用為36.84億元,銷售費用率為52.37%。這遠遠超過醫藥上市公司30%的平均銷售費用率。
而在數字背后,九成以上的銷售費用被花在“市場、學術推廣費及咨詢費和其他費用”上。行業人士稱,這部分費用或暗含利益輸送。
據統計,2013年至2019年,步長制藥在“市場、學術推廣費及咨詢費”方面的費用逐年遞增,分別花去了44.66億元、51.83億元、58.41億元、60.13億元、70.17億元、74.86億元和76.49億元。今年上半年,36.84億元的銷售費用中,市場、學術推廣及咨詢費為34.88億元,占比為94.68%。
如此高的銷售費用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
2019年5月,上交所向步長制藥發函,要求其說明銷售費用的用途和合理性。步長制藥在回復公告中表示,市場推廣是醫藥行業主要的銷售手段,各大公司銷售費用中市場推廣類費用占比均處于相對較高水平,公司亦將市場推廣作為促進銷售最重要的方式,因此公司市場推廣類費用占比在合理區間范圍,符合行業特點。
另外,步長制藥在公告中披露了一組令人震驚的數據:“2018年度公司總共組織市場活動19000余場次,參與人數500余萬人次;組織市場調研23000余場次,參與人數300余萬人次;組織學術交流活動20000余場次,參與人數140余萬人。”
事實上,2016年步長制藥申請IPO時,發審委就注意到了這一點。
2016年11月7日,步長制藥公布的更新招股說明書比預披露稿多了37頁,其中就包括發審委要求的補充披露:市場活動費、市場調研費、學術活動費及學術交流費等市場及學術推廣費的主要構成。據更新后的招股說明書披露,2013年-2015年,步長制藥開展的市場活動、市場調研、學術活動和學術交流場次分別是:32554次、43583次、46349次。
一直以來,藥品回扣都是醫藥行業的頑疾,這也是藥品價格虛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數據顯示,2016年-2019年間,全國百強制藥企業中有超過半數被查實存在給予或間接給予回扣的行為,其中頻率最高的企業三年涉案20多起,單起案件回扣金額超過2000萬元。
近日,國家醫保局制定《關于建立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對給予回扣、壟斷漲價等問題突出的失信醫藥企業采取適當措施,促進醫藥產品價格合理回歸。
國家醫保局還同時公布了信用評價的目錄清單,包括醫藥商業賄賂、涉稅違法、實施壟斷行為等7類有悖誠實定價、誠信經營的行為被納入清單。
東南大學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張曉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新政規定失信情節特別嚴重的企業將面臨喪失集中采購市場的風險,這對于藥企的威懾作用很大。“如果藥企存在以上失信問題,那么就進入不了藥品集中采購的門檻,未來發展的這條路就被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