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孫云柯)選擇在國慶假期喜結良緣的新人很多,京城各家酒店的婚宴酒席爆滿。記者走訪多家酒店注意到,人們對于婚宴的餐飲觀念正悄然發生改變,宴席上礙于面子不愿打包的客人少了,主動光盤的人多了,加上酒店餐企也行動起來,紛紛推出鼓勵措施,營造厲行節約的新氣象,喜慶的宴席正變得更環保、節約。
過去人們參加婚宴,飯后打包菜品會覺得沒有面子,甚至有人認為,光盤會顯得宴會沒有排面。但是隨著酒店大屏和各家媒體反復倡導,很多人已經邁過“面子”這一關。
在亦莊一家酒店正在打包剩餐的馬阿姨說:“我們都是莊稼人,糧食來得不容易,我上哪都愿意打包,浪費糧食我真心疼。”大興區的邢先生告訴記者:“婚宴桌上我認識的朋友也不多,但是臨走前提起打包,大家都很積極,我帶些點心,他拿走肘子,很快就打包完畢,誰也沒覺得丟面子。”
不少酒店主動拿出“光盤行動”具體措施。在亦莊一家酒店,不僅工作人員會在訂餐時向客人、婚慶公司強調“光盤行動”,宴會結束時還主動提供免費打包餐具,而且將“用餐結束,食品需打包帶走”的條款專門列入服務合同。如果客人做到了光盤,或者全部打包,酒店會給客人發紅包以及精美禮品,各項措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該酒店工作人員介紹,自“光盤行動”開展以來,酒店浪費現象有所減少,以前打包率僅不到一成,而且只是部分菜品打包,現在超七成的顧客會將剩余菜品全部打包。為了呼吁顧客打包,酒店在每場宴席中還增設兩到三名引導員對客人進行提醒及勸導。“多種措施共同起作用,我們每場宴席的廚余垃圾也減少了很多。”該工作人員說。
記者注意到,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4個多月后,9月25日迎來了首次修改,“光盤行動”“打包剩余食品”被寫入修改后的條例當中,以法律條例的形式對餐飲浪費進行約束,鼓勵踐行“光盤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