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該省首家銷售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的工業企業。歷經60余年的發展,是銳意改革和持續創新的勁頭讓長虹實現了從“火車頭”模式向“聯合艦隊”模式的轉變。
除了在家電業務方面穩居第一梯隊,長虹現已成為集消費電子、核心器件研發與制造于一體的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這家以彩電興業的企業如今在物聯網、數據存儲、新能源等多個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記者曾多次采訪長虹,有幾個案例讓人印象深刻。
早在2014年,長虹就鼓勵自己的員工圍繞長虹確定的關鍵技術和商業模式領域去創新,再通過“基地+基金”的模式“投資”員工創辦的企業,如果員工創業失敗,其帶領的團隊可以重新申請應聘企業的崗位。基于此,在長虹的孵化池里,一批涉及移動互聯網、軟件開發技術的項目相繼誕生,創客的自由創新又與企業的產業生態形成了良好的協同效應。
長虹有一句廣告語,“讓想象發生”。在這里,有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成為可能。比如,由長虹美菱研制成功的全球首臺溫區自定義冰箱和全球首個用戶自由定義的健康空氣管家,讓家電智能化成為現實。此后,其他家電企業相繼進入該市場,家電智能化的博弈也推進了行業發展。
今年年初,長虹又投產了國內首條“5G+工業互聯網”生產線,這條生產線真正做到了生產全過程自主調度、自主管理和自主決策,大幅提升了運營效率。
長虹的轉型可貴之處在于其身上沒有一些國企“等”“靠”“要”的毛病,而是用銳意改革和積極創新破解傳統企業轉型升級難題。他們看準了目標,確定了方向便主動“轉”、深入“轉”,發動廣大員工一起奔事業。正是這種改與創,使長虹正從互聯網向物聯網,從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從國際化布局向“做強、做優、做大”轉型升級,也使其在不少關鍵技術領域已成為國內外“隱形冠軍”,一個全新的長虹正慢慢展現在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