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盧祥勇
作為國慶檔兩部重磅電影,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上映后便一路領先《我和我的家鄉》,但在口碑作用下,作為去年國慶檔票房冠軍《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一路上揚,上映第四天總票房超過對手。
4日下午17時15分,《我和我的家鄉》成為2020國慶檔首部票房破10億的電影。約15分鐘后,《姜子牙》票房也突破了10億元。它們與取得30.68億元票房的《八佰》一起躋身今年新片總票房前三甲。
與此同時,另一部同期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木蘭:橫空出世》就沒這么好運了,該片10月3日正式上映,截至發稿時,該片票房僅700多萬,豆瓣評分3.3。近6成觀眾打了一星。
10月4日上午,《木蘭:橫空出世》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將于10月6日零點起撤檔,新的上映檔期待定。
“家鄉”逆襲“姜子牙”
國慶檔定檔影片包括《奪冠》《急先鋒》《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木蘭:橫空出世》和《一點就到家》。其中,《奪冠》由9月30日提檔至9月25日上映,《木蘭:橫空出世》和《一點就到家》由10月1日分別延后至10月3日和10月4日。
國慶檔“開打”后,就形成了兩強PK格局。依靠預售票房優異成績,《姜子牙》國慶檔首日票房達3.62億元,《我和我的家鄉》宣發聲量弱于《姜子牙》,該片首日票房達2.74億元。上映第二天,《姜子牙》在票房方面繼續領先《我和我的家鄉》超過1億元。票房變化亦影響影院排片,排片占比方面,《姜子牙》由上映首日的36.4%上升至41.1%,《我和我的家鄉》同期則由33.6%下滑至32%。
圖片來源:《我和我的家鄉》海報
但上映第三天,《我和我的家鄉》單日票房超過《姜子牙》,讓雙方票房差距僅差6000萬元。上映第四天,4日下午17時左右,《我和我的家鄉》總票房超過《姜子牙》。同時《我和我的家鄉》以33.6%排片占比領先《姜子牙》的30.5%,此外還在人次、上座率等幾個指標領先對手。
圖片來源:《姜子牙》海報
業內普遍預計,《我和我的家鄉》大概率問鼎今年國慶檔票房冠軍。貓眼專業版預計《我和我的家鄉》票房在31億元。該片票房大賣,背后多家上市公司有望受益,出品方包括北京文化、中國電影,聯合出品方包括阿里影業、貓眼娛樂、萬達電影、文投控股、上海電影。
《我和我的家鄉》的“逆襲”依靠口碑發酵。自上映以來,其在淘票票、貓眼、豆瓣電影的評分分別為9.3、9.3、7.4。而《姜子牙》評分則略顯不同,貓眼平臺10月1日評分為8.7分,10月4日則降至8.4,同期淘票票評分由7.5升至7.6。貓眼專業版預計《姜子牙》票房在16億元左右。
這部動畫電影退出國慶檔
作為繼《哪吒之魔童降世》后光線彩條屋影業“中國神話系列”第二部,《姜子牙》自籌備以來就備受關注,票房也在今天突破10億。
但另一部同期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木蘭:橫空出世》就沒這么好運了,該片10月3日正式上映,截至發稿時,該片票房僅700多萬,豆瓣評分3.4分。
說到花木蘭相關電影,人們很容易聯想到迪士尼版的《花木蘭》,其真人版日前也在國內上映了。不過,《木蘭:橫空出世》完全由中國團隊制作。影片導演廖光華日前在社交平臺發聲,稱制作團隊始終“立志以動畫形式還原中國木蘭的精氣神”,并表示“木蘭始終是中國人的木蘭”。
然而到了10月4日上午,《木蘭:橫空出世》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將于10月6日零點起撤檔,新的上映檔期待定。
該片撤檔原因不明,不過今年國慶檔兩強的虹吸效應明顯,其他多部影片票房表現乏善可陳,個別影片選擇撤檔并不難理解。
《木蘭:橫空出世》出品方包括廣州金川文化、中國電影等。一篇宣傳稿顯示,該片由廣州金川文化歷時5年制作。
在“豆瓣”上,有一千多人為該片評分,評論中差評如潮,“建模、劇情、臺詞、都好隨意……女主也‘嘁’‘哼’太多次了吧”“動畫呆板、故事空洞”……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國產動畫電影這幾年屢屢出現爆款,好的故事依然是關鍵所在,創作者們切勿一擁而上,浮躁跟風。
據悉,該片號稱是全球首次以三維動畫形式講述花木蘭故事。故事基于原著但作了合理改編。廖光華在接受采訪時曾透露,為了展現木蘭流暢的武打戲份,劇組專門聘請了武術指導對動畫團隊進行培訓,現在自己和動畫師們都能打出一兩套有模有樣的武打招式。
中國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票倉
今年在相繼失去春節檔、暑期檔兩大“黃金市場”后,對于早已摩拳擦掌的電影公司而言,這個國慶檔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從歷年票房表現來看,國慶檔在全年票房收入中占比逐年增加。從去年同期情況來看,2019年國慶檔上映6部影片,從10月1日-10月7日實現票房42億元,占到全年總票房的7.1%。今年國慶長假首日的7.27億元票房,相比2019年長假首日的8.15億元,已經恢復到89%,接近九成。
10月3日,根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電影累計票房突破100億元,總觀影人次2.71億,累計場次達2648萬。
就相關部門提出的“上座率調整到不高于75%”這一影響因素,萬聯證券研究所分析認為,該上座率比例對熱門檔期不利影響可基本忽略。以去年國慶檔歷史最高單片票房者《我和我的祖國》為例,上映首日(9月30日)和十一當天黃金場(18:00-20:59)上座率分別為84.5%、80.6%,而后日期和所有其余時段場次上座率均低于75%。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內地年票房只落后全球最大票倉北美地區不足40億元,最快有望在本月內實現趕超,成為今年全球最大電影市場。
據上海證券報,一名券商分析師表示,相較于今年電影院復工之后首部上映新片《八佰》取得的超預期票房,今年國慶檔在《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等大片的帶動下,屢屢創出年內新紀錄的行情,并不令人意外,更多的意義在于提振了電影行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