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9月30日電(記者 屈凌燕)浙江省食品安全綜合治理數字化協同應用29日正式上線運行。該協同應用全面整合原有系統,聯通“信息孤島”,變以往食品安全“九龍治水”為百姓一個端口辦事查詢,執法人員一個系統監管執法。
“協同應用建設主要聚焦‘風險分析’‘物聯感知’‘溯源倒查’,實現食品安全精密智控。”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盧永福介紹,“風險分析”通過多環節、多部門食品安全風險數據建模,形成區域風險五色圖、食品安全風險指數、重點風險企業清單,讓食品安全防患于未然;“物聯感知”強化事中監管,通過在食品安全高風險場所推廣攝像頭、溫濕度監測儀等設備的安裝,為監管裝上“千里眼”和“順風耳”;“溯源倒查”則通過建設“浙冷鏈”、食用農產品風險智控、食鹽智控和嬰幼兒配方奶粉區塊鏈追溯等,使食品溯源更為精準。
記者看到,在餐飲企業后廚,一旦出現廚師未戴帽子,在工作場所吸煙、玩手機等違規操作,AI自動抓拍就會現場預警,并將結果推送給企業負責人確認落實整改,并在線反饋整改情況。
協同應用通過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AI識別等新技術提升監管能力和監管效率,首批建設了特殊食品風險智控、食用農產品風險智控、食品冷鏈風險智控、陽光廚房、農村家宴風險智控、校園食品安全智治、網絡訂餐“以網管網”等12個應用場景,以及嬰幼兒配方奶粉區塊鏈追溯。
據悉,協同應用所有功能和場景都集中在“浙里辦”和“浙政釘”兩個App端口輸出,企業、群眾可以在一個端口辦事查詢,執法人員可使用一個系統監管執法。截至目前,已實現浙江省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主要成員單位、長三角地區、各地市等不同層面的數據對接和共享,共歸集1482張表單、8.7億條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