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消費者選擇權和財產權、涉黃涉暴涉賭問題頻現(xiàn)、未成年人保護機制不健全、手機游戲APP過度索權……29日中消協(xié)發(fā)布《網絡游戲消費者主要投訴問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劍指網游消費四大投訴。
中消協(xié)表示,近年來,網絡游戲產業(yè)發(fā)展迅速,有力地促進了文化消費,但由此帶來的消費投訴也不斷增加。今年以來,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宅經濟”發(fā)展受到關注,網絡游戲成為居家人士娛樂休閑的主要方式之一,但這也讓網絡游戲領域存在的問題得以直觀顯現(xiàn)。
中消協(xié)稱,《2020年上半年全國消協(xié)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疫情期間,有關網絡游戲投訴呈現(xiàn)上升趨勢,投訴量多達22705件,同比增長44%。《報告》指出,當前網絡游戲消費者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一是侵害消費者選擇權、財產權。如擅自改動已售網絡游戲商品屬性,并以服務協(xié)議中的“消費者概括授權”條款免除有關責任;某些網絡游戲經營者因故停服刪檔,未征求消費者意愿,對消費者原有賬號采用一刀切處理方式;網絡游戲賬號分級懲處機制缺乏,申訴救濟渠道不暢通;收費亂象不止,以“免費試玩”誘導未成年人“入坑”,自動續(xù)費說明提示義務履行不充分;在游戲中設置不合理障礙,并給出誘導性提示或錯誤提示,誘使消費者過度消費。
二是網絡游戲涉黃涉暴涉賭問題頻現(xiàn)。包括網游文創(chuàng)內容不健康,網絡游戲涉黃涉賭,嚴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玩家群體間侮辱謾罵、封建迷信、“祖安文化”等負面網游文化屢見不鮮。
三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機制不健全。包括實名認證落實不到位、部分網絡游戲經營者缺乏動力落實防沉迷措施、防沉迷系統(tǒng)存在漏洞、部分網游家長監(jiān)護機制缺失等。
四是手機游戲APP過度索取權限。根據(jù)中消協(xié)相關調查,部分網絡游戲涉嫌過度索取用戶權限,明顯超出合理范圍。在實際體驗過程中,大部分手機游戲軟件在安裝或啟動時需要用戶授權和游戲配置及功能相關的信息權限,如位置信息、設備識別碼、存儲卡的讀/改/刪、錄制音視頻、短信/電話功能的調用等。個別被測評手機游戲軟件所需授權的個人信息與消費者通常理解的產品功能無明顯關聯(lián),甚至明顯超出合理范圍,如獲取“設備通話記錄”和“讀取日歷”權限。
除上述問題外,中消協(xié)表示,網絡游戲還存在游戲宣傳與實際體驗不符、游戲賬號永久注銷(刪除)功能缺失、盜號后財產損失證明難出具等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