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陳燕南 童海華
一汽夏利的主營業務將從汽車整車制造、銷售,變更為以面向軌道交通產業為主的物資供應鏈管理。
曾經的“國民車”品牌夏利或將終成往事。
9月17日,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夏利”)發布15份重磅公告,主要內容為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目前,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以下簡稱“并購重組委”)定于2020年9月25日召開工作會議,對一汽夏利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進行審核,一汽夏利在2020年9月25日開市起停牌。
本次交易完成后,一汽夏利的主營業務將從汽車整車制造、銷售,變更為以面向軌道交通產業為主的物資供應鏈管理,以及軌道運維技術服務和鐵路建設等工程物資生產制造及集成服務業務。這意味著,天津一汽夏利將正式告別整車產銷。
記者注意到,本次一汽夏利擬出售資產的交易價格確定為1元,而這是繼以1元的價格將全資子公司天津一汽華利的100%股權轉讓給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之后第二次以低價“賣身”。
對此,一汽夏利方面表示,這是由于上市公司整車生產業務停滯,最近兩年及一期持續發生大額虧損,截至2020年3月31日,一汽夏利凈資產為-14.86億元。而預計擬出售資產過渡期內仍將維持大額虧損,置出資產評估值加過渡期損益預計為負。對于上述情況,《中國經營報》記者向一汽夏利方面了解情況,截至發稿日,尚未收到回復。
一元“賣身”的背后
繼以1元的價格將全資子公司天津一汽華利的100%股權轉讓給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之后,再次以一元低價“賣身”。
9月17日,一汽夏利正式發布了《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明確了最新重組的具體方案。在重組方案中,主要包括一汽股份無償轉讓持有的一汽夏利股份、重大資產出售、發行股份買資產以及募集配套資金四個部分。
公告顯示,一汽夏利將其擁有的截至評估基準日除鑫安保險17.5%股權及留抵進項稅以外的全部資產和負債轉入夏利運營(留抵進項稅因無法變更納稅主體而保留,后續將由一汽夏利向夏利運營以現金予以等額補償)后,一汽夏利擬向一汽股份出售夏利運營100%股權及鑫安保險17.5%股權。一汽股份指定一汽資產為承接方,由一汽夏利將夏利運營100%股權和鑫安保險17.5%股權直接過戶至一汽資產。
同時,一汽股份對一汽夏利持股比例為47.73%,此次擬將持有的全部股份劃轉(無償)給鐵物股份。一汽夏利將轉身投向以軌道交通產業為主的物資供應鏈管理、軌道運維技術服務,以及鐵路建設等工程物資生產制造及集成服務業務。
而鐵物股份曾表示,未來中鐵物晟將擇機啟動重組上市工作。可以預見,在完成全部資產、負債轉出后,一汽夏利將成為中鐵物晟借殼上市的重要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書中表示,鑒于擬出售資產整體經營狀況不佳,經各方協商且參考經國務院國資委評估備案的擬出售資產評估值,一汽夏利擬出售資產的交易價格確定為1元。
對于交易價格確定為1元的具體原因,一汽夏利方面則解釋,上市公司整車生產業務停滯,最近兩年及一期持續發生大額虧損。截至今年4月30日,在本次交易擬出售資產中,夏利運營凈資產為-18.6億元,鑫安保險凈資產為12.23億元,夏利運營和鑫安保險17.5%股權對應的凈資產合計加總為-16.46億元。
惜別“國民車”
一汽夏利也曾試圖布局新能源發起自救,選擇與造車新勢力合作,但由于拜騰汽車和博郡汽車經營不善,未能按期履約,一汽夏利的造車大業無疾而終。
曾幾何時,夏利汽車風光一時。1986年開始投產,上世紀90年代迎來“高光時刻”,甚至連續十多年霸占銷量冠軍寶座,成為當年最親民的國民轎車,2011年,一汽夏利營收接近100億元的高位。不過,隨著各種進口車、合資車以及自主品牌不斷涌現,國內乘用車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夏利市場份額開始逐年回落。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9年,一汽夏利營業收入從99.54億元暴跌至4.29億元,8年間收入下降超過95%,年均降幅達32.5%。從2012年到2020年上半年,扣非凈利潤連虧8年半,6個年度虧損在10億元以上,合計虧損超100億元。
近年來,受汽車市場銷售整體下滑,國家汽車產品排放法規不斷加嚴,以及一汽夏利品牌逐漸弱化、定位與配置存在偏差、銷售渠道弱化等諸多因素影響,一汽夏利銷量持續低迷,經營狀況不佳。從2012年到2020年上半年,一汽夏利的扣非凈利潤連虧8年半,6個年度虧損在10億元以上,合計虧損超過100億元。
據了解,自2019年6月起,一汽夏利整車生產停滯,公司2019年度汽車生產量為1186輛,同比下滑81.40%;銷售量為4023輛,同比下滑93.69%。一汽夏利生產停滯導致2019年度主營業務規模大幅萎縮,全年出現14.81億元虧損。而一汽夏利2020年1~6月上市公司僅實現營業收入1.00億元,同比下滑65.25%,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2.43億元。
事實上,近幾年,一汽夏利一直在自救。五年間,一汽夏利將旗下內燃機制造分公司、與動力總成日常生產制造相關部分、一汽華利、一汽豐田等資產相繼轉出,進而換取資金避免被退市,通過變賣資產等方式,夏利還是勉力在中間幾年做到報表上的凈利潤為正。
原本一汽夏利持有一汽豐田30%的股權,一汽豐田良好的業績,一直是一汽夏利的“利潤奶牛”。但在巨額虧損的壓迫下,這30%的股份也被一汽夏利分別以25.6億元和29.23億元的價格,分為兩次轉讓給一汽股份。
在無資產可出后,一汽夏利也曾試圖布局新能源發起自救,選擇與造車新勢力拜騰汽車和博郡汽車進行合作。
2018年9月,一汽夏利發布公告稱:公司將以1元的價格將全資子公司天津一汽華利的100%股權轉讓給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拜騰汽車母公司)。在1元獲得一汽華利造車資質的同時,拜騰還“收購了”華利8億元債務,以及拖欠員工的5462萬元薪資。
2020年5月,南京知行、華利公司、夏利運營公司等在天津簽署了《關于天津一汽華利汽車有限公司之產權交易合同補充協議和四方協議書之補充協議(二)》。協議約定,南京知行應于2020年6月30日前,向一汽夏利支付2.35億元剩余欠款。
然而由于拜騰汽車經營不善,未能按期履約。拜騰汽車官方宣布,從7月1日開始暫停在中國的業務,暫停周期為六個月,北美和德國的辦公室已根據當地法律啟動破產保護申請。停工停產期間,大部分中國區員工將待崗,僅有小部分員工留崗值守,維持公司最基本的職能運轉,后續視具體情況另行通知。
而另一邊,博郡汽車的情況也并不樂觀。2019年9月,一汽夏利宣布以合資的形式,用5億元資產和一汽夏利的造車資質換取與南京博郡汽車合資公司的19.9%股權,與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車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博郡此舉為曲線獲得生產資質,除了一汽夏利的相關債務(約4.1億元)將全部轉移至合資公司,博郡還要為其出資20.34億元現金。
但博郡在2020年也陷入停擺困局,2020年7月,南京博郡稱,因經營環境發生變化,已無力按《股東協議》約定支付投資款。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刻的一汽夏利除放棄主業賣殼之外,已無其他選擇。此番若重組順利完成,公司主營業務將轉型為面向鐵路軌道交通產業為主的物資供應服務和生產性服務業務。但曾紅極一時的“夏利”品牌也將從此成為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