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蘭州開往北京的Z130次列車離發(fā)車時間還有1個多小時,列車長趙曉亮接到了餐車廚師孫建剛的電話:“趙車長,麻煩給我查一下本趟車的客流量,我好管控餐料。”趙曉亮立刻登錄客運手持作業(yè)終端,查閱客流,將上車人數(shù)告知孫建剛,孫建剛據(jù)此準備餐料。“通過把好進料關,從源頭上就可以控制餐飲的鋪張浪費?!睂O建剛告訴記者。
開車后,到了快要給乘客提供盒飯的時候,孫建剛提前到車廂進行宣傳,先訂后做,按需供給?!耙郧懊看喂酗垥r,都是按照大鍋飯一次做六七十份,然后一起推到車廂去售賣,但是有時候客流小,盒飯賣不完,過了時間就要銷毀,造成了大量浪費?,F(xiàn)在通過乘客提前預訂,精準下料、限量定制,不僅提高了盒飯菜品質量,也使浪費現(xiàn)象大大減少?!睂O建剛說。
到了午餐時間,乘客三三兩兩到餐車用餐?!澳銈內齻€人,這幾個菜應該夠了。”餐車長程景俠在乘客點餐時主動提醒。“以前旅客點什么菜,我們就下什么單,現(xiàn)在我們實行‘多一點詢問、多一點建議、多一點提醒,少一點浪費’。”程景俠說,當她看到一些年輕乘客拿上菜單,不考慮能否吃完,就點一大堆飯菜的時候,她會主動提醒他們適度點餐,還會根據(jù)人數(shù)為他們建議菜品,避免乘客出現(xiàn)“眼大肚皮小”的現(xiàn)象,大多數(shù)年輕乘客也都會采納她的建議。
晚餐開始前,餐車為列車乘務員準備工作餐。趙曉亮統(tǒng)計完員工用餐人數(shù),統(tǒng)一上報給餐車。餐車廚師孫建剛根據(jù)上報人數(shù)適量準備食材,并根據(jù)四人的分量精心裝盤。開飯時,大家四人一桌“拼桌”就餐。落單的乘務員則拿著飯盒去找餐車長,按照自己的口味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蓋澆飯,既好吃也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