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經基本上實現了“兩通”目標,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車。這一成就來之不易,從中央到地方,從財政部門到交通運輸部門,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付出了巨大努力。
建好不易,更需珍惜。當前,我國農村公路里程達到420萬公里,在國家公路網中的占比超過80%。同時,農村公路技術等級低,防災、抗災能力比較弱,尤其是偏遠地區,地質條件復雜,維護保養難度大。
比如,今年我國雨情、汛情比較嚴重,洪澇災害造成農村公路損毀,限制了公路效用的發揮。這就要求各方高度重視,對于建好的農村公路要進行有效維護保養,要有可靠的資金保障,對于可能發生的損害也要有應急預案,確保農村公路達到應有的使用壽命。
與此同時,道路建好是要用的。在維護好的同時,也要開動腦筋用好這些農村公路,充分發揮其效能,帶給廣大農民群眾更多的獲得感。比如,如何能夠讓農村客車開起來維持住,方便農民出行;如何依托已有的道路資源推動鄉村快遞物流發展,助力農民致富;如何依托道路資源開發旅游項目,讓農村資源充分變現……這些課題,不僅需要交通運輸部門研究,更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讓城鄉交通一體化盡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