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9月27日訊(記者里豫 王彬) 近日,由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組成的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發布通告,對81款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的App進行了集中曝光。通告顯示,其中一款名為“Blued”的App存在未經用戶同意將用戶數據發送至境外服務器;在申請打開電話、存儲等可收集個人信息的權限時,未同步告知用戶其目的的問題。
而據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調查發現,在“Blued”上還存在大量涉黃內容。
公開信息顯示,“Blued”的開發者和供應商均為北京藍城兄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其母公司為藍城兄弟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藍城兄弟”),后者是一家在境外注冊的離岸控股母公司。
Blued作為藍城兄弟旗下的移動社交軟件,一直被媒體稱之為國內最大的LGBT(LGBT是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社區。2020年7月8日,藍城兄弟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藍城兄弟也因此號稱“全球粉紅經濟第一股”。
內容涉大量同性戀性行為描述
除了各種交友信息,記者注意到,在“Blued”上還充斥著很多涉及同性戀性行為的露骨描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發布的《關于認定淫穢及色情出版物的暫行規定》,淫穢出版物是指在整體上宣揚淫穢行為,具有下列內容之一,挑動人們的性欲,足以導致普通人腐化墮落,而又沒有藝術價值或者科學價值的出版物:
(一)淫褻性地具體描寫性行為、性交及其心理感受;
(二)公然宣揚色情淫蕩形象;
(三)淫褻性地描述或者傳授性技巧;
(四)具體描寫亂倫、強奸或者其他性犯罪的手段、過程或者細節,足以誘發犯罪的;
(五)具體描寫少年兒童的性行為;
(六)淫褻性地具體描寫同性戀的性行為或者其他性變態行為,或者具體描寫與性變態有關的暴力、虐待、侮辱行為;
(七)其他令普通人不能容忍的對性行為淫褻性描寫。
對此,藍城兄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信息審核,藍城兄弟采取“人工+機器”的審核方式,機器首先會過濾掉明顯違法違規的信息,之后內容進入待審池由人工7x24小時輪流審核,識別和過濾包括語言暴力、歧視、軟色情和盜用他人資料等內容,確保內容健康安全。由于社交數據龐雜、且呈現碎片化特征,審核工作異常繁復。我們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比如成立AI部門,專門針對平臺出現的違規內容進行研究,提升機器辨別和自動處理的效率;另一方面,我們引入更多的審核人員,加大人工審核力度。同時增加用戶舉報反饋的入口,引導平臺用戶共同抵制不良信息。
藍城兄弟在回復郵件中還表示,對于低俗、違規內容一經發現,會及時刪除,并對違規用戶進行全平臺禁言或封禁賬戶處理。“2019年,我們累計處理違規內容約146萬條,封禁違規賬戶約621萬個。”
網友評價稱“骯臟不堪”
在官網上,藍城兄弟是這樣介紹自己的——“藍城兄弟是一家致力于為全球更多元的用戶提供綜合優質服務的互聯網科技企業。科技、創新、多元、公益是藍城兄弟的品牌關鍵詞,我們希望通過科技創新與國際化視野,成為一家在社群內及更多元人群中有歸屬感的企業。”
那么,網友又是怎樣評價“Blued”所倡導的健康生活呢?
記者注意到,“Blued”目前評分為3.2分,其中以5星和1星居多。很多5星評論都顯示的是公開交友信息。
同時,也有1星評論稱,“平臺監管不力,到處充斥著賭博,性要求,性騷擾,微商,黑彩,投資等詐騙,本來是個交友,找對象的平臺,現在真是骯臟不堪,官方不監管黃賭毒,而是靠用戶舉報,良心黑了。”
更有用戶評論稱“我是一名艾滋病患者,是被前任惡意傳播的,我前任就是在這個軟件上認識的。整天以淚洗面,我很痛苦。這個軟件上有好多惡意傳播艾滋病的人。希望大家保護好自己!”
“Blued”顯示的應用分級是年滿18周歲。但是記者調查發現,注冊Blued雖然需要填寫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年齡、性別、身高體重乃至性取向等,但并不需要實名認證,也不需要上傳身份信息。
Blued針對未成年人的識別只需要拍攝一張用戶正面照片。
對此,有網友評論稱,“應該封殺這個軟件,毒害了幾代的中青少年,禍害無窮,看看現在gay圈都亂成什么樣了,這個軟件功不可沒。”
早在2018年,著名防艾專家、青島大學教授張北川就曾對Blued進行了超過10個月的連續調研。他最終得出的結論是,Blued軟件平臺中有相當多數量的用戶是未成年人,有線索指向相當多數量未成年人和青年使用者感染艾滋病與使用Blued軟件結識的性伴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