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日前發布的《銀行業快訊:2020年半年度中國銀行業回顧與展望》顯示,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和持續蔓延的環境下,中國上市銀行實現凈利潤9010.52億元,同比減少9.05%,為史上首次出現整體性負增長。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上市銀行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夯實風險基礎。
本期銀行業快訊涵蓋了52家A股和H股上市銀行2020半年報的分析,樣本規模相當于中國商業銀行總資產和凈利潤的82.60%和87.80%。
2020年上半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同時適逢存量貸款向該基準轉換,導致上市銀行的貸款及債券投資收益率下降,整體凈息差和凈利差收窄。
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減費讓利政策落實的影響,上市銀行整體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速放緩。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下,這些銀行的資產負債快速增長。截至2020年6月末,總資產和總負債增速分別為7.65%和7.74%,且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規模分別達到212.71萬億元和195.95萬億元。
普華永道中國北區金融業主管合伙人朱宇表示:“2020年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銀行業貫徹逆周期調節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得益于多年來經營和風險把控能力的提升,這些銀行總體運行平穩,資產負債規模穩定增長。”
2020年上半年,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應對疫情挑戰,上市銀行加強了信貸支持力度。截至2020年6月末,貸款總額117萬億元,比2019年末增加9萬億元,增幅8.3%。各類貸款中,公司貸款的占比回升,零售貸款的占比回落。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0年6月末,上市銀行不良率明顯回升,逾期率維持相對平穩。受疫情影響,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和逾期貸款的金額持續增加,且增速較同期明顯加快。
普華永道中國內地金融業合伙人張紅蕾表示:“上半年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銀行業整體不良情況呈現抬頭之勢。同時在監管相關的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的要求下,部分風險的暴露存在滯后性,預計未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仍會有較大上升的壓力,為資產質量管控帶來挑戰。”
存款仍是2020年上半年上市銀行負債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整體占比呈上升態勢,其中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增幅較為突出。期限結構方面,上市銀行定期存款占比略高于活期、保持了近年來占比擴大的趨勢。2020年上半年,在增提撥備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力度的情況下,上市銀行各級資本充足率呈現明顯下降趨勢。為緩解資本壓力,銀行通過增發、配股、優先股、永續債、可轉債、二級資本債等多渠道資本工具發行,持續補充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