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張明秀,在黑龍江富錦這片土地上,很多農民都知道她,大家總能在田間地頭找到她。黑龍江省富錦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張明秀,干了20多年的農技工作,她把自己當成是農民中的一員,把農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成為科技富農的示范者。
為了農民富,她勇擔重任,什么工作都敢嘗試。2016年,她主持實施了玉米與大球蓋菇間作試驗,在餌料配制過程中,每次她都用手去摸,否則不知道發酵情況,手上、胳膊上、腳上全是小蟲子,半天也抖不凈。2016年-2017年,她主持實施了玉米大豆輪作技術研究,調查雜草數量和種類時,由于草小,她趴在地上數。2017年秋天,她又給自己找了一個活,開展水稻秸稈打包技術示范,打包機剛來的那幾天,她天天跟在打包機后面,與農民、機車手一起研究,幾天下來,打包時出現異常,她都能知道是哪有毛病了。
張明秀喜歡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在生產季要是不進地看一看,她就覺得少了點什么,作為女人,夏天她基本上沒有穿裙子的時候。在田間示范試驗中,她跟車、配藥、調整機械,農活都干過,她比農民還“農民”,她從來沒把自己當成女人,農忙時在地里一待就是一天,田間哪有問題,她就出現在哪里。每年只有自然災害發生,她總是第一個到現場,查看情況,給農民出主意。
融入農民當中,張明秀就是農民,農民有什么事都愿意找她。她的手機就是一部熱線,從沒換過手機號,農忙時早上三四點鐘就有電話,當前網絡發展快,她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在微信群里給農民提個技術意見或發一個農業鏈接,該干什么了,農民也會在群里問她很多問題。2020年更是一個不同的春天,在防疫期間,開辟了網上課堂,每周兩次網上培訓,她申辦了“富錦市農技推廣中心”訂閱號,每周發布3-5個技術意見,印發技術資料,每周農事和“三農指南”電視專欄更是把技術送到千家萬戶。她一直把農民的事記在心里,農民的事大于任何事,她用一腔熱情守護著富錦這片肥沃的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