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稻谷飄香。浙江湖州市南潯區練市鎮蔡家橋村種糧大戶蔣如發的1000多畝水稻一片金黃。他家的水稻很快就能收割了,預計又是一個豐收年。湖州市今年增加市級糧食儲備規模,蔣如發的水稻有可能被納入市級儲備訂單。如此,水稻銷售價格就能在最低收購價基礎上加價收購,每斤水稻價格有望達到1.5元以上。
蔣如發是浙江省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受益者之一。進入新時代,“糧食生產與消費需求、糧食儲備與口糧消費匹配度不高”成為制約浙江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痛點。在糧食生產方面,種糧農民對政府訂單收購的依賴性越來越大,且片面追求產量忽視質量。在糧食儲備方面,糧食收購儲存不分品種,儲備糧品質不適應市場需求。在糧食產業方面,加工企業缺少本地優質糧源支撐,市場競爭處于劣勢。要解決上述問題,關鍵就是要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促進產購儲加銷全程優質、全鏈提升,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浙江省以“五優聯動”為抓手,通過改革儲備糧輪換機制,盤活部分儲備糧資源服務產業發展,實現糧食產業各環節良性循環,達到農民增收、企業盈利、政府減虧、消費者獲益的共贏目標。試點地區安排一定數量的地方儲備規模,通過公開招標、競爭性談判等方式確定試點加工企業。由試點加工企業選擇優質晚稻品種,通過政府儲備訂單落實到種糧大戶,引導農民規模化連片種植優質晚稻。訂單收購結算價格由各地按照“優質優價”原則確定,也可按照晚稻最低收購價和試點加工企業加價確定,同時享受政府訂單獎勵。收儲的優質晚稻采取單收單儲,應用氣調、低溫或準低溫儲存等保質保鮮技術,一年一輪換,均衡出庫用于試點加工企業生產品牌大米。
浙江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周維亮表示,浙江結合國家優質糧食工程建設,以市場化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項目建設為支撐,大力推進“五優聯動”提質擴面,著力在優化口糧品種、加大糧食加工企業扶持力度、加快糧食科技成果轉化、打造優質糧食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實現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