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葉曉彥)秋意漸濃,又到了吃大閘蟹的季節,批發市場、商超陸續有大閘蟹上市。從昨天起,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啟動大閘蟹專項檢查,對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超的大閘蟹開展產地證明、藥物殘留等方面的檢查和檢測。
昨天下午,記者跟隨執法人員來到位于十八里店地區的大洋路批發市場。每天有超過8000公斤大閘蟹從這里運送到各個市場,十八里店食藥所執法人員對市場內銷售大閘蟹的部分門店進行了抽查。
“這螃蟹從哪里進的貨?請出示一下進貨臺賬。”在一家水產品攤位前,執法人員李頂成一邊對商戶說,一邊伸手攪動筐里的大閘蟹,“都得保證是活的啊,賣的時候你也得注意。”李頂成提醒商戶。他和同事現場檢查了這家商戶的經營資質,并對正在銷售的大閘蟹的產地證明、索證索票、儲存條件等進行了檢查。
據了解,每年9月中下旬,產自江蘇的大閘蟹就會陸續進京。為了確保大閘蟹不僅美味而且安全,每年此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都會加大對大閘蟹的執法檢查力度。
隨后,記者又跟隨執法人員來到盛華宏林市場,駐場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技術人員正對一家水產攤位銷售的大閘蟹進行現場采樣。“此次采樣主要是對大閘蟹是否有藥物殘留進行檢測,這個檢測大概需要兩三個小時。”檢測人員介紹說。王四營食藥所所長楊華告訴記者,朝陽區大型批發市場一般都設有駐場第三方檢測機構,會對市場銷售的不同批次重點食品及時進行抽檢。以大閘蟹為例,如果檢測不合格,會對同批次的大閘蟹進行下架處置,對相關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