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以來,睿遠基金、華安基金、富安達基金相繼提交5%以上股權及實際控制人變更申請。統計顯示,截至9月22日,今年以來已有11家基金公司提交5%以上股權及實際控制人變更申請,與2019年全年持平,其中紅土創新基金、英大基金已獲核準批復,其余9家基金公司的申請仍待證監會批復。據了解,部分基金公司申請股權變更或與推行員工股權激勵方案相關。
業內人士分析,基金公司申請股權變更,進行股權激勵、公司增資擴股、股東方戰略變更等較為常見。一方面,公募基金行業蓬勃發展,吸引各路資金加速布局,特別是隨著公募牌照“一參一控”限制放寬,基金公司股權成為了香餑餑;另一方面,部分公司出于激勵人才的需要,也會推出股權激勵與員工持股計劃。
證監會官網顯示,睿遠基金于9月15日提交申請,申請材料已被證監會接收。據了解,睿遠基金此次申請股權變更或涉及員工持股計劃,用于現有核心團隊的激勵以及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公開資料顯示,睿遠基金成立于2018年,注冊資本1億元,是一家“個人系”公募,法定代表人為陳光明。股權結構方面,目前陳光明持有睿遠基金55%股份,傅鵬博持有32.51%的股份,劉桂芳和林敏分別持有7.5%和4.99%的股份。
9月初,廣發基金遞交股權變更申請,證監會官網顯示,上述申請材料于9月10日接收,9月15日接到補正通知。值得注意的是,去年9月,廣發基金第三大股東——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掛牌轉讓所持有的廣發基金15.763%股權時,轉讓說明中提到,受讓方須接受《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章程》中規定的股東應盡義務(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等)。
據統計,自中歐基金、前海開源基金率先在業內開始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后,截至目前,已經有天弘基金、銀華基金、匯添富基金、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東方基金等30余家公募基金公司陸續實施了員工持股計劃。
除了股權激勵之外,部分基金公司股權變更,或出于配合股東經營發展和戰略布局的考慮。比如英大基金的股東結構實現了進一步集中化。證監會批復顯示,核準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和航天科工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將持有的英大基金22.8%、9.5%股權,轉讓給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網英大),英大基金將成為國網英大的全資子公司。
9月17日,華安基金也加入了申請變更隊列。華安基金成立于1998年,是公募“老十家”之一,注冊資本1.5億元。公司五大股東均為上海老牌企業,分別為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國泰君安證券、國泰君安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國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錦江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各自持有20%股權。此前,受制于“一參一控”限制,國泰君安曾放棄國聯安基金股權,不惜兩次加價,最終布局華安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