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金公司上報了多只創新型行業ETF,涉及航天航空、物聯網、新材料、先進制造、畜牧養殖等細分領域。此外,不少公募基金還瞄準了港股科技行業ETF的投資機會,南方、招商、國泰、鵬華等基金公司均于近期上報了相關產品。
證監會網站顯示,9月份以來,多只創新型行業主題基金申請注冊,涉及航天航空、物聯網、新材料、先進制造、畜牧養殖等多個細分領域。其中,天弘基金在9月4日上報了天弘中證新材料ETF,嘉實基金于9月8日上報了嘉實中證先進制造100策略ETF,南方基金于9月11日上報了南方中證物聯網主題ETF,鵬華基金于9月14日上報了中證畜牧養殖ETF,華夏基金于9月16日上報了華夏國證航天航空行業ETF。
在業內人士看來,經過大半年的上漲,科技、消費等板塊的估值已處于較高水平。雖然這兩大賽道仍有較強的確定性,但在部分龍頭股消化估值的過程中,資金會關注前期滯漲的細分領域,此時布局一些相關的行業主題ETF有望獲得更多的超額收益。
除了申報A股細分行業ETF,不少公募基金還瞄準了港股科技股的投資潛力,著力布局相關產品。7月27日,恒生指數公司宣布推出恒生科技指數,該指數主要追蹤港股市值最大的30家科技企業,成分股包括騰訊控股、阿里巴巴、美團點評、中芯國際、京東、美團點評等行業龍頭。8月中旬以來,華安、華夏、大成、嘉實等基金公司相繼上報了恒生科技ETF。
此外,招商基金和南方基金分別于9月10日和9月16日上報了中證香港科技ETF,鵬華基金和國泰基金分別于9月3日和9月8日上報了中證港股通科技ETF。
對于港股科技股的投資價值,華夏恒生ETF基金經理徐猛表示,當前港股正迎來低估驅動疊加科技驅動的雙重利好,大批中概股的上市有助于港股提升“含科量”,走向“新核心資產”時代。
“中長期來看,相對于部分美國科技公司,部分港股科技股盈利能力更強、業績增速較高而估值相對偏低,表明這些港股科技股當前的盈利與估值的匹配度更佳?!眳R豐晉信滬港深股票基金經理程彧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