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方麗
過去一個月,市場持續震蕩,公私募基金積極調倉換股應對。
基金倉位仍處高位
8月下旬開始,A股市場波動加大,9月份以來上證指數下跌2.32%,基金股票倉位出現一些變化。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9月18日,偏股型基金整體倉位為66.96%,在9月14日至18日一周小幅減倉0.38個百分點。其中,股票型基金依然積極,當周股票倉位上升0.58個百分點,標準混合型基金則下降了0.5個百分點;兩類基金最新倉位分別為87.3%和64.25%。
基金配置比例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為醫藥、食品飲料和輕工制造,配置倉位分別為5.4%、5.35%和4.73%;非銀行金融、煤炭和銀行成為基金配置最低的三個行業,持股倉位分別為0.42%、0.54%和0.62%。
私募排排網組合大師數據顯示,截至9月4日,股票私募整體倉位為77.29%,環比增加0.18個百分點,至此,該數值已連續26周保持在70%以上。55.68%的股票私募倉位超過八成,30.71%的私募倉位在五至八成之間,僅13.61%的股票私募倉位低于五成。整體來看,股票私募機構倉位依舊處于較高水平,顯示出對后市的樂觀預期。
分規模來看,除百億私募之外,其余規模級別的私募均提升了股票倉位。
數據顯示,百億私募最新倉位為79.94%,環比減倉1.44個百分點,也結束了18個星期維持在80%以上的高倉位狀態;其中,61.92%的百億私募倉位超過八成,31.61%的百億私募倉位介于五到八成之間,低于五成的百億私募占比為6.48%。
基金公司看好后市
市場震蕩不已,基金公司多對后市持樂觀預期,未來會進一步均衡配置,重點關注低估值領域。
“8月份制造業投資增速轉正,從7月份的-3.1%提升到5.0%,且改善幅度相當明顯。在A股歷史上,‘盈利底’往往對應著‘資本開支底’。A股盈利在一季度已經見底,往后看,A股整體的資本開支預計也會觸底反彈。”廣發基金宏觀策略部建議關注受益于制造業投資景氣修復的中游制造和設備類行業公司,如機械設備、電氣設備等。
德邦基金表示,市場經過近幾周的調整,利空情緒有所消化,消息面也未出現更多利空信息。此外,金融周期等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上行空間遠大于下行空間。受到追求安全邊際資金的追捧,拉動指數上漲。
諾安基金表示,全球寬松貨幣政策沒有明顯退出跡象,國內經濟復蘇趨勢未改且較海外表現更優,A股權益市場的投資價值獲得海外資金的認可。綜合來看,盈利上行支持市場震蕩向上格局,而不確定性帶來的調整可能是難得的回調機會。
“市場依然具有結構牛的基礎,除非有黑天鵝事件出來打破這種基礎。并且,市場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整,估值沒有過于泡沫化,部分藍籌公司甚至處在低估狀態。”諾德基金的基金經理楊霞輝對后市持樂觀看法,認為短期結構上可能有所變化,比如低估值藍籌大金融、地產、家電行業等大概率會有較好的表現;而調整后,醫藥、科技行業也會有中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