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孫曉輝
又一家個人系公募基金公司上報。根據證監會最新一期《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及審核情況公示》,9月16日,瑞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向證監會提交了設立申請,成為今年以來第六家遞交設立申請的公司;至此,排隊等候批文的公司共計31家(其中有7家中止審查)。
瑞宏基金
二次現身審批名單
瑞宏基金并非首次出現在基金管理公司審批設立的名單中。公示表顯示,2016年7月21日,曾有一家名為瑞宏基金的公司遞交了設立申請,材料被證監會接收,當年12月5日獲得受理;2017年2月8日第一次反饋意見。不過,此后再無相關進展,并且從公示名單中消失。
時隔3年多,同樣名稱的基金公司又重新遞交了設立申請。
證監會官網的審批進度顯示,9月16日,收到張文偉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審批》申請材料,而當天接收的公募基金公司申請材料只有一家,由此推測,瑞宏基金管理公司的設立申請由張文偉提交,意味著這又是一家個人系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申請者張文偉與海富通基金前董事長同名。 2019年3月,海富通基金公告稱,董事長張文偉任期屆滿離任。公開資料顯示,張文偉曾擔任交通銀行鄭州分行鐵道支行行長、紫荊山支行行長、私人金融處處長、海通證券辦公室主任、海通證券投資銀行總部副總經理;2003年至2013年5月任海富通董事、副總經理,2013年5月開始任海富通基金董事長。
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貝萊德、百嘉、易米、尚正、匯泉、興華、東興、民生等8家基金公司獲批,其中百嘉、易米、尚正、匯泉和興華等5家是由自然人發起的個人系公募基金公司。
9月14日,證監會發布的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名錄顯示,截至8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9家,取得公募資格的資產管理機構14家,加上今年獲批的8家,基金管理公司總數已擴容至137家。
走特色化發展之路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已有產品運作的個人系公募基金公司共有16家,管理公募規模合計超過2000億元。其中,泓德、鵬揚、睿遠、匯安、蜂巢等基金公司的規模都在100億以上,前四家規模超過200億,越過業內認定的“生存線”;而泓德和鵬揚基金規模超過500億,躋身中型基金公司陣營。
個人系基金公司資源稟賦差異較大,但基本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走精品店模式,不搞“大而全”。而且,個人系公募雖然規模較小,但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比如,睿遠基金憑借陳光明、傅鵬博的明星光環,產品受到市場熱捧。
無論是第一家個人系公募泓德,還是第一家由私募轉為公募的鵬揚,亦或第一家所有股東均為個人的匯安,以及睿遠等幾家個人公募基金,發展勢頭都很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