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收季,走進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沿溪鎮靜觀村絲瓜絡種植基地,當地產業工人一邊忙著挑選成熟的絲瓜,一邊樂悠悠地念起了順口溜。200余畝絲瓜種植基地,在無人機視角下才看清了它的真面目。
該基地涉及靜觀村黃桷組、雙田組和崔高組;通過村集體和農戶簽訂土地租賃合同,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種植運營模式,由村集體引進業主經營,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討論決定發展方向,財務管理統一由沿溪鎮政府監管,總投資30余萬元。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有效盤活了200余畝閑置多年的撂荒地?!毖叵偢辨傞L羅小梅說,不僅讓當地100余名農戶有了永續脫貧的長效產業保障,還解決40余名年齡較大無法外出打工的老百姓就地務工,年人均務工收入1萬元以上。
該村三匯組朱代和說,絲瓜絡產業基地建立后,讓他家2畝多撂荒地得到了利用,朱代和與家屬一道在基地打工,年收入達2萬元。
目前,第一批絲瓜絡已遠銷韓國和阿聯酋等地,走出了一條“以品牌為紐帶,龍頭企業為主體,基礎建設為依托,農民參與為基礎”的有機產品產業化之路。
譚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