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9月14日訊 日前,以“疫苗創新與公眾健康”為主題的首屆大灣區疫苗峰會在深圳坪山舉辦。峰會圍繞全球疫苗研發、審批、使用和管理新進展、新策略及實踐經驗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
時代機遇下的應時之舉與優選之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福院士
自去年12月,我國首部《疫苗管理法》正式施行,對于提高市場準入標準、加強疫苗質量管理、逐步引導落后產品退出并引導產業有序發展做出了明確規定;今年3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2020新版《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為創新疫苗的加速審批上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今年全國兩會期間, “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發投入”,被作為應對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舉措之一寫進了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
“不斷完善的政策,以及與之配套出臺的法律法規,為疫苗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也為我國構建更加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醫學科學院及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表示,首屆大灣區疫苗峰會正是牢牢把握時代機遇,以創新姿態守護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的必要之舉和應時之舉;而加速疫苗創新,也成為當前和未來提升傳染病疫情防控和大流行應對能力的優選之策。
面對公眾所需的挑戰與回應
我國實施免疫規劃已有40余年,納入免疫規劃的疫苗種類逐步增加,全國疫苗可預防疾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對守護公眾健康、提高居民期望壽命貢獻卓著。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李斌表示,“近年來,我國免疫規劃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我國通過實施免疫規劃政策,有效控制了疫苗可預防的傳染病。堅持免疫規劃策略,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我們要堅持依法依規加速疫苗創新,發揮疫苗維護人民健康、穩定社會經濟穩定的重要作用。“
面對公眾健康的新需求和時代的新挑戰,由中華預防醫學會牽頭,大灣區疫苗峰會專家組發出了《加速疫苗創新,提升傳染病防控能力》的倡議。倡議提出,從升級免疫規劃開始,擴及全周期、全人群的創新疫苗接種,再到強化特定人群的防護,是應對當前公眾防疫挑戰、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重要一環。
提升大灣區的行業“風向標“價值
據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梁曉峰介紹,首屆全球疫苗峰會落戶大灣區,既是落實去年11月中法經濟峰會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圳市政府與賽諾菲巴斯德公司簽署的中法疫苗創新戰略合作備忘錄的一項重要內容。
“疫苗峰會的成功舉辦,對將深圳坪山打造為全球生物產業高地,乃至提升大灣區疫苗產業價值鏈,都將發揮長遠的影響。”深圳市坪山區委書記陶永欣表示,坪山區是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一核多中心”整體布局的核心區,擁有全國首批、深圳唯一的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首屆疫苗峰會落戶深圳坪山,對于提升坪山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的影響力,發揮大灣區的產業協同作用,乃至進一步創造在國際疫苗產業鏈上的‘風向標’價值,注入了新的動能。
本次論壇的協辦方賽諾菲巴斯德,2007年在深圳坪山建設了首個外資企業投資的流感疫苗生產基地。據悉,去年11月賽諾菲巴斯德與深圳市政府簽訂了中法疫苗創新戰略合作協議,在探索加速引進國際領先的疫苗新模式的同時,旨在促進創新疫苗研發的國際合作,提升創新疫苗的可及性,讓民眾能盡早同步享受到全球優質疫苗。
“中國在此次全球抗擊新冠疫情中表現突出,而疫苗作為‘最終的解決方案’備受各方期待。”賽諾菲巴斯德中國區總經理張和平表示,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跨國疫苗企業,賽諾菲巴斯德已扎根大灣區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