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2015年以來,全球并購規模已超越2007年峰值。業內人士認為,2016年并購浪潮會持續。
湯森路透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球并購規模已達到4.6萬億美元,超過2007年4.3萬億美元的峰值。按行業看,藥物、能源、消費板塊的并購活躍度已經超越了2007年的并購潮。
全球企業并購正越來越頻繁地發生,而且并購規模也越來越大。戴爾公司日前同意以670億美元收購數據存儲公司EMC,新的計算機行業巨無霸就此誕生。全球最大啤酒廠商百威英博啤酒也將收購全球第二大啤酒制造商南非米勒公司,從而締造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帝國。
企業在全球經濟增長低迷的環境下不得不在并購中尋求增長。美元走強提升該國企業購買力,美國成為跨境并購首選地。目前,美國企業跨境并購交易處于20年來最活躍的水平,強勢美元提高了美國企業在全球擴張過程中的購買力。值得注意的是,擁有全球最大航空物流的聯邦快遞和食品飲料生產商海恩時富集團受惠于美元升值,在過去一年分別都宣布了海外并購計劃。
上一輪金融危機造成全球流動性干涸,當時現金為王是企業的不二之選,但隨著投資者對全球經濟狀況的預期加之企業現金充裕,現金為王的理念似乎已被企業管理者們淡忘。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今后的需求擴大充滿不確定性,企業越來越難以通過設備投資來追求增長,因此在將重心轉向通過基于并購的規模擴張來提高市場影 響力以及維持盈利能力。美國對沖基金公司Platinum總裁蘭德司曼表示,美國股市今年來依舊累積了不少漲幅,企業善用股價上漲帶來的好處,并購一些能 幫助自己進一步擴張的企業。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表示,許多大公司多年積累下來的現金儲備十分充足,但這些公司開始出手謹慎,最可能受到影響的是無數私人創業小公司,這些小公司要想長期生存,必須開始想辦法形成現金流來維持業務,但很難再寄希望于賣給大公司而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