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部分偏股型基金在二季度博取收益不同,近一年業績收益排名前十的萬家瑞興則是在三季度實現逆轉,超配地產股,把握住了三季度地產板塊崛起的節奏,7月份以來凈值上漲12.46%,排名也迅速提升。二季報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近三個月均有大幅上漲。
震蕩市中,業績排名前十的偏股型基金,均體現出來較強的選股能力。進入前十的博時卓越品牌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有9只在近三個月漲幅明顯,第一重倉股近三個月漲幅達到43.65%。
以超過65%的凈值增長率均躋身前十的另兩只偏股基金大摩品質生活精選和上銀新興價值成長的前十大重倉股也均有搶眼表現,其中上銀新興價值成長二季報公布的第一大重倉股近三個月上漲64.24%。
記者還注意到,在業績表現較好的偏股型基金中,中小型基金居多,業績前十的基金規模在0.9億至20億之間,這種規模更有利于基金經理的操作。
量化基金表現突出
今年市場經歷了極端下跌,隨后振幅逐漸收窄,賺錢效應減弱,基金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收益。數據顯示,全市場1317只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為16.16%,其中量化選股基金的業績表現比較突出,有兩只量化選股基金躋身業績前十:長信量化先鋒、長信中小盤近一年凈值增長率分別為78.94%、77.56%。
整體來看,偏股型基金中,以“量化”為關鍵詞篩選出的23只量化基金中,22只量化基金獲得正收益,平均收益率為33.86%,其中10只量化基金業績超過40%。而基金產品之間的差異仍然較大,表現最差的基金產品未能取得正收益。
一家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對此表示,量化選股影響因素較多,能夠取得較好的業績說明基金模型對這一市場階段適用性較高,但也不能就此認為量化型基金更適應震蕩市。
此外,從類型上看,132只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為22.41% ,122只股票型基金實現正收益,其中7只基金收益超過50%;1185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為15.46%,其中32只基金收益超過50%,6只基金收益超70%。
“今年上半年基金業績好壞關鍵在二季度的策略和布局方向,下半年,基金業績表現的關鍵或在四季度,下一步的布局方向還有待觀察市場的變化。”一位業績表現較好的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