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互聯網貨幣基金銷售提升用戶體驗的一種手段,T+0快速贖回一度成為“寶寶”們的標配,但墊資所帶來的風險逐漸引起監管層注意。最近有消息稱,證監會正在摸底基金公司等機構墊資T+0贖回服務,并要求一同上報墊付資金來源。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主要是應對T+0快速贖回服務產品的流動性、財務壓力風險。
贖回風險遭監管層關注
昨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業內獲悉,多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銷售機構,以及證券公司資管部門最近接到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通知,應證監會要求摸底旗下產品T+0快速贖回服務的產品的流動性、財務壓力快速贖回服務運行情況,并根據自身情況設計壓力測試方案。
目前,協會正在開展行業T+0快速贖回服務運行情況的調研工作。根據基金協會要求,各機構應根據自身情況設計壓力測試方案,建立合適的模型對旗下T+0快速贖回服務的產品的流動性、財務壓力等方面進行評估,同時對T+0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未來發展方向提出相關意見建議。
根據一同下發的《T+0快速贖回服務評估調查表》,各機構還須上報相關產品的成立時間、資產凈值、每日T+0快速贖回資金額度(包括總額度及客戶可贖回額度)、實現方式以及墊付資金來源。一家公募基金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證監會正在對各業務板塊風險進行排查,但也不一定會叫停相關業務。目前還在征求意見階段,每個公司都在積極填表格上報相關業務情況”。
對于監管層為何盯上基金T+0贖回中出現的墊資行為,錢景財富相關分析師認為,一方面是因為監管層一直強調貨幣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另一方面,可以做T+0快速贖回的基金在整個基金市場占比太高,如果基金公司自有資金或從銀行獲得的授信額度較小,在面對一些極端的提現需求時可能有巨大的流動性壓力。格上理財研究員楊曉晴認為,此次摸查可能是監管層對T+0快速贖回采取進一步監管措施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