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半年報披露已經落下帷幕,在市場行情不濟的當下,各基金公司均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規模擴大上,這對于銀行系基金公司來說自然不在話下。資料顯示,建設銀行家族中的建信基金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費合計高達6.31億元,增幅達各基金公司之首,然而和管理費收入相比,該公司旗下基金上半年虧損卻達到了33.78億元,這一現象也再次凸顯了公募基金行業旱澇保收模式的弊端。
建信基金渠道優勢不明顯 虧損很“積極”
基金半年報終于落幕,據號外財經報道,106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公募基金上半年虧損2322億元,但基金收取的管理費卻有增無減。
從已公布半年報且有管理費數據的2870只基金情況看,2016年上半年這些基金共向基金公司支付管理費233.19億元,同比增長2.59%。公募資產管理規模前四位的天弘、華夏、工銀瑞信和易方達基金管理費收入均突破10億元大關。其中,華夏基金以14.12億元的管理費收入排名第一,易方達和天弘分別以12.58億元和12.43億元緊隨其后。在可比的93家基金公司中,有51家管理費收入取得正增長。
相比而言,建信基金的管理費收入增幅位居行業之首,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管理費收入合計高達6.31億元,與去年上半年相比增幅高達73.35%。建信基金管理費收入同比增幅較大,得益于旗下建信現金添利、建信貨幣、建信安心保本二、建信安心保本三號混合的管理費收入貢獻,分別達到2.07億元、8205.44萬元、2894.59萬元和2885.6萬元。但可惜的是,上述美好的數據卻無法掩蓋其虧損33.78億元的事實。
據悉,建信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冊地在北京,注冊資本金為2億元人民幣,是國內首批由商業銀行發起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股東包括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安金融服務公司、中國華電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
但可惜的是,其似乎并沒有發揮出股東建設銀行的渠道優勢。金融投資報報道,從2015年全年看,建信基金管理總規模為6863億元,而其凈利潤僅有4.78億元,橫向比較來看,在其資產規模明顯比富國、匯添富高出一大截的情況下,其凈利潤卻僅相當于富國、匯添富的一半甚至一半不到。僅就公募資產規模來看,根據WIND數據顯示,2015年建信基金的總規模為2164億元,但其貨幣基金就達到1676億元,占比達到77%左右,而匯添富貨幣基金占比為60%,而富國貨幣基金占比僅有12%。
可見建信基金只是依靠了貨幣基金沖規模,但卻在一定程度上丟掉了權益類資產賺錢的核心競爭力。除此之外,作為四大行的子公司,建信系在渠道上的優勢似乎也沒有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