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私募“進軍”公募終現破局跡象。證監會最新信息顯示,6月28日,鵬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核準設立,前華夏基金固定收益總監、北京鵬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愛斌占股55%,上海華石投資有限公司占股45%。
據悉,為杜絕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和道德風險,鵬揚基金成立后,楊愛斌將專注公募,鵬揚投資也將停止私募業務,原有未到期產品也有可能轉換平移為鵬揚基金的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
這意味著,鵬揚基金的設立并非一般意義上的私募機構進軍公募,而是徹底的“棄私轉公”,這被認為是其公募申請率先獲批的最重要因素。與此同時,仍有多家大型私募機構申請設立公募基金公司處于待批狀態,它們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圓“公募夢”,市場依舊在等待。
鵬揚基金獲批設立
基金行業又添新軍。6月28日,鵬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鵬揚基金”)獲證監會核準設立,這是繼匯安基金、先鋒基金、中航基金、恒生前海之后,年內又一家獲得證監會核準批復的公募基金公司。
工商注冊登記信息顯示,鵬揚基金已于7月6日成立,注冊資本金1億元,其中楊愛斌占股55%,上海華石投資有限公司占股45%。
資料顯示,楊愛斌為前華夏基金固定收益總監,其于2011年創業成立北京鵬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并任總經理;而鵬揚基金的二股東華石投資亦是鵬揚投資的二股東。
鵬揚投資專注于固定收益投資,成立不到5年資產管理規模已超400億元,是中國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的債券類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非典型”的棄私轉公
鵬揚基金的獲批設立,意味著陽光私募大佬涉足公募基金終于破局。
“作為一家由來自陽光私募的專業人士設立的公募基金公司,鵬揚基金的設立對豐富公募基金行業的供給端具有積極意義。”分析人士表示。
據悉,鵬揚基金成立后將重點發展公募基金業務,且依舊專注固定收益投資,深耕普惠金融。
需要指出的是,從操作角度看,這并非一般意義上的私募機構進軍公募。據悉,為杜絕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和道德風險,鵬揚基金成立后,楊愛斌將專注公募,鵬揚投資亦將停止私募業務,其原有的投研團隊也將平移至更為廣闊的公募領域。
至于先前未到期產品如何處置,業內人士推測,相關產品可能逐步轉換平移為鵬揚基金的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
“也就是說,楊愛斌這次屬于徹底"回歸公募"。”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對于其徹底回歸的原因,坊間推測,債券主要客戶為機構投資者,但機構投資者的委托對象又以公募為主,因此拿到公募牌照,獲得機構的委托資金更加方便。
事實上,目前公募行業專注于此領域的基金公司為數不多,鵬揚基金在公司發展初期聚焦于債券投資,無疑有利于形成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品牌號召力。
待圓的“公募夢”
而在鵬揚基金獲批以前,除了私募股權機構九鼎投資、中科招商以外,鮮有私募機構設立公募基金公司,投資二級市場的陽光私募更無設立公募公司的案例。
證監會信息顯示,截至7月8日,有27家新基金公司申請待批,發起名單中包括不少知名私募機構。
例如,凱石投資于去年9月24日遞交申請材料,最新進度更新于今年2月2日(第一次反饋意見);重陽投資、博道投資分別于去年12月16日、今年5月27日遞交申請材料,目前還未顯示證監會的受理信息。上述受訪的多家申請機構相關人士均表示,目前仍然在等待監管層的信息。
在業內人士看來,鵬揚基金率先獲批,在于其徹底“棄私轉公”;而其他私募還未成行,有監管層出于風控等方面考慮而對此較為審慎的原因。“畢竟公募基金有專戶業務存在,私募辦公募可能出現業務重疊,引發市場對其利益沖突和道德風險的擔憂。”
“并非所有私募都愿意采取鵬揚模式介入公募業務。”業內人士推測,針對私募機構特別是二級市場的陽光私募申請設立公募公司,監管層可能會設立一套獨立的審核標準。兩家申請機構的內部人士也向記者表示,聽說過相關消息,但并未就此詳述內容。
因此,這些靜候城外的私募大佬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圓“公募夢”,市場依舊在等待。